江西武宁: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内循环”

原标题:江西武宁: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内循环”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近年来,武宁眼光向内、聚焦本土人才,充分调动本土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参与性,积极构建本土人才培养和使用“内循环”。

深挖在外高精人才“富矿”。武宁人杰地灵,武宁籍人才遍布海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超过千人,各类优秀人才超过万人,通过依托亲情、乡愁纽带,集聚176名武宁籍博士成立“武宁博士联合会”,开设“博士大讲堂”“博士论坛”,充分发挥他们“流动智库”“桥梁纽带”作用,在产业项目落地、人才工程申报上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先后引进哈工程大学在武宁县设立水下爆破实验基地,引进江西生态文明研究院在武宁县共建全国“两山”转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示范专家服务基地。

打开紧缺人才回引“通道”。在内进行深度摸排,建立武宁籍“千名优才”信息库,精准对接各领域人才缺口,建立人才需求台账,定期举办“艾才回家”产业对接活动,大力实施“绿色通道”“艾商回家”“大学生回引”工程。在外成立武宁大学生共进社和各地武宁商会,团结新一代在外武宁籍大学生和在外创业的企业家们,号召尽各自所能回馈家乡。2021年以来,先后回引52名创新创业类人才回乡创业,237名技能人才到园区企业就业,136名大学生进村“两委”班子,162名大学生进入乡村基层服务一线。

厚植本土人才成长“沃土”。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一是聚焦政策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九江人才新政20条”及相关配套政策,整合提升现有的17个人才政策,为人才发展提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一人一策,全面强化政策对本土人才支持。二是聚焦产才融合。围绕“1+3+2”主导产业,建设20万平方米的中城产业园,打造10万平方米的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文创园等创新创业平台,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打响“武宁装饰”“武宁山水”“武宁网球”等特色品牌,吸引更多有技术、懂市场、会经营的本土产业人才共谋发展。三是聚焦服务增效。结合“宁聚力”党建品牌建设,实施“以情聚才”系列举措,开展人才大走访、大宣传、大调研活动,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数字人才驿站,落实“店小二”服务,推行“人才绿卡”,开展优秀人才选树,继续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提供暖心待遇,补齐民企留才服务短板,用周到服务暖才留才。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rmrbjx@126.com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