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编“出海”带动10万人就业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2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赵雪)在前段时间举办的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上,有一个“临沭柳编”展区,从沙发、座椅到各种装饰物,既实用又新颖的柳编产品和精妙绝伦的柳编技艺,吸引了大量参观者驻足品鉴。

“柳编是临沭县的传统手工艺品,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临沭被授予‘中国柳编之都’称号,全县杞柳种植面积达10万亩。”临沭县商务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胡怀宪介绍说,现在,临沭县每年柳编制品的出口额达22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柳编出口额的近三分之一,全县有10万人从事柳编工作。

临沭柳编品牌的打造,离不开高质量的柳编产品,更离不开坚强电力的有力支撑。据临沂荣华文创藤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全介绍,在传统的柳编工序中,柳条需要经过人工收割、晾晒、去皮、熏蒸后才能用于编织,费时费力,无法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如果走海运发往国外,柳编产品容易受潮发霉,需要对柳条进行晾晒烘干,但是夏天雨水多,需看天干活,常常影响工期。

“现在好了,有了电动破皮机、电蒸锅、电力烘干机……原来的人工操作被替代了,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工成本,也不用再看天吃饭了,阴雨天也能快速生产出优质产品。”张志全说。

如今,临沭柳编已经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三产”一体的全产业链高度集中的外向型支柱产业,形成了“种植、加工、出口”一体的外贸出口型产业体系,2022年实现产值40亿元。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用心绘就沂蒙“山水画”,独具特色的沂蒙老区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 通讯员供稿
编辑: 赵雪
责编: 逄海峰
主编: 翁平亚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