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飘香 鱼虾满仓——齐鲁沃土迎丰收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6日讯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眼下正是齐鲁大地丰收的季节,在烟台,红彤彤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在枣庄,沉甸甸的高梁穗压弯了枝杆,在潍坊,五颜六色的蔬菜长满了大棚,在威海,“鲜”味十足的海洋牧场鱼虾满仓,更有在盐碱地上创奇迹的“济麦60”……五谷丰登,大地流金,一起感受“齐鲁粮仓”的实力与魅力。

山东莒南:花生单产提升取得新突破

9月23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位于莒南县板泉镇的“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高产攻关田进行实打验收,山东花生单产提升取得新突破。

山东是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通过实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等项目,大力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不断加大花生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推广力度,集成了“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等一系列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助推花生产业提档升级。2022年,全省花生播种面积914.6万亩,占全国的15%左右,居全国第2位;平均单产为295.2公斤/亩,总产为270万吨、占全国的14.7%,居全国第2位。

青岛即墨:盐碱地里稻花香!青岛最大稻米种植基地迎来首批水稻开镰

9月14日,在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二里村的盐碱稻田里,一株株水稻被饱满的稻穗压弯了腰,轰隆隆的收割机正在作业,割稻、脱粒、粉碎稻秆、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一派秋收的忙碌景象。

经过180余天的种植,蓝村街道迎来首批水稻开镰收割。这次开镰收割的是先期成熟的200余亩早稻系列,主要种植长粒香、稻花香品种,其生长周期要比其他品种短20多天。

“中秋节前,市场上就可购买到今年新产的大米。蓝村大米已走出胶东,销往外地,还在即墨古城和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广场设有专柜。”村民王艳丽难掩丰收的喜悦,大米知名度越来越高,村民们靠着家门口的蓝村大米捧上了“金饭碗”。

蓝村大米的价格在每斤13元到16元之间,是普通大米价格的3-5倍。甘甜、清香的品质,使其成为大米中的“贵族”。

蓝村种植区位于暖温带湿润季风区,一年就一期,生长周期长,光照充足,土质为碱性黑土地。2010年,当地成立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改良盐碱地后进行规模化种植水稻,成为青岛地区最大的稻米种植基地。经过改良的盐碱地,是水稻最喜欢的生长环境,这里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口感香甜。

烟台蓬莱:个大肉肥!千亩海蛎迎丰收

靠山唱山歌,靠海念海经。拥有近16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山东在大海上“耕海牧鱼”,建起一座座“蓝色粮仓”。2022年,山东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达139处,其中国家级67处,占全国的39.6%,位居全国第一。

在烟台市蓬莱区北长山乡北城村渔港码头,渔民们正忙着把养殖区里繁育了近半年的牡蛎进行二次分拣,筛选出个头大、品质优的牡蛎装进标准统一的长柱形网笼里,扎笼后再装上渔船,运送到藻类丰富的远海养殖区进行自然生长。

图片

据悉,该养殖区海域水温低、海水纯净、藻类丰富,非常适宜牡蛎自然生长。作为牡蛎的主要产区,产出的牡蛎不仅个头大,口感还肥嫩爽滑,深受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

图片

北长山乡工作人员于凡表示,今年北长山乡牡蛎养殖面积约6000亩,180万吊左右,养成笼50万笼左右,主要以三倍体牡蛎为主。特别近几年来,养殖户越来越多,产量也越来越高,已成为老百姓继扇贝养殖外,另一增收致富的养殖品种。

图片

在南隍城海域,经海007号网箱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提网收鱼,在绞车与滚轮的配合拉动下,鱼群聚集,渔网收拢,30多万斤的鲈鱼和黑鮶鱼从直径68米宽深水网箱吊出,再由运输船运向岸边,“海洋牧场+智能网箱+智能工船”于一体的深远海养殖模式不仅降低了养殖风险,也使当地渔民看到了真金白银的增产增收。

图片

潍坊寿光:特色蔬菜庆丰收

金秋时节,“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七彩番茄”迎来丰收。一个个红似玛瑙、黄似珠玉的彩色番茄镶嵌在翠绿繁茂的茎蔓间,让人眼前一亮。和普通番茄相比,这种番茄除了颜色多样,有黄、红、白、橙、迷彩等外,味道更浓郁,口感更丰富,维生素含量也更高。

图片

图片

目前,寿光市加速蔬菜新品种的研发落地,脆美玉脂全雌性水果黄瓜、三色椒529、根芹、球茎茴香、苹果苦瓜、紫白菜等新型蔬菜品种正在从品种展示,逐步向大棚种植、市场推广转变,丰富百姓的“菜篮子”。

烟台栖霞:太空苹果生产基地的苹果即将下树了!

又是一年秋色浓,又到苹果丰收时,栖霞市泉源苹果专业合作社的200亩矮化自根砧果园也丰收在望,这片果园可不一般,它可是太空苹果基地,现在果实长势如何了?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去看看吧~

  

菏泽定陶:居民门前蟠桃喜丰收 “庭院经济”结硕果

  

这几天菏泽市定陶区马集镇袁堂社区的居民林现真一家正忙着采摘自家“桃园”成熟的蟠桃,一个个形美色艳、丰腴肥厚的大蟠桃让人垂涎欲滴,掂量着一个个喜人的蟠桃,林现真一家也乐开了花。摘桃,筛选,包袋,装箱,不一会一箱箱的蟠桃被装上车运输到销售商那里。

然而让人想象不到的是这硕果累累的“桃园”,竟在自家庭院前的两分地。原来,袁堂社区利用自身独特的村居设计,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种植了各种果树,苗木,这一种植让林现真家尝到了甜头。

同时,袁堂社区还把长期闲置的村头荒也利用起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让“美丽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

德州乐陵千年枣林迎丰收 硕果累累“醉”金秋

  

近日,德州乐陵千年枣林郁郁葱葱,硕果累累,红的、绿的、大的、小的,甜脆可口的枣子挂满了枝头,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脸上满溢丰收的喜悦。得益于快递下乡带来的便利,枣农们刚刚采摘下来的鲜枣在地头就被发往全国各地,增加了收入。

济宁鱼台:朝天椒丰收满地红 金秋美景入画来

  

金秋时节,火红的辣椒铺满大地,济宁鱼台迎来辣椒丰收季。一片片、一簇簇火红的朝天椒,在阳光下闪亮,在大地上流动。纵横交错、色彩斑斓的田地和碧绿的河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田园画卷。 

迎丰收!无棣6万余亩紫花苜蓿开镰收割

  

近日,滨州市无棣县6万亩苜蓿迎来丰收季!在无棣县万亩苜蓿绿色高效示范基地,割草机、搂草机、打捆机等大型机械对丰收的紫花苜蓿进行收割打捆作业。

正在收割的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从收割、晾晒、打捆到装车都有专门的设备,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当地因为盐碱化程度高,以前主要是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但是收益都不高。近年来,该县通过尝试种植牧草,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晒干的牧草,有一部分销往外地,还有一部分被送到附近养殖场,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并通过不断改良品种,扩大养殖规模,帮助农民增收,也带动了经济发展。

从“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到“果盘子”“鱼篓子”,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也是建设农业强省的要中之要。山东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抓牢头等大事,切实扛起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大责任,用实力和担当守好齐鲁粮仓,捧牢中国饭碗。

闪电新闻综合长岛发布、即墨融媒、栖霞融媒、新华网等报道

来源: 闪电新闻综合
编辑: 杜小康
责编: 王全
审校: 穆楠
主编: 勇群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