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视角看东平湖十年变化

  

编者按:立冬已过,秋意渐凉,候鸟秋季迁徙进入高峰期。山东是重要的候鸟中转站,每年的11月到12月底,成千上万只候鸟飞行上百公里迁徙来到山东繁育越冬。一幅幅生态图景,背后是一个个生态故事,是美丽山东建设的画卷,更是山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答卷。通过多点多角度反映山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坚定行动和骄人成绩。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2日讯 东平湖西邻京杭大运河,东接大汶河,北通黄河,无论是作为漕运要枢,还是蓄水滞洪,作用举足轻重。经过几年的治理和开发,东平湖以及附近河道已经渐渐形成了天然的生态系统,河流、湿地绿意盎然,成为鸟儿栖息的天堂。

近年来,东平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集中开展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菹草清理、湿地修复、矿山整治、引水上山、荒山绿化等重点工程修复湖区生态环境。

今年,泰安市东平湖湿地迎来数万只迁徙越冬的鸟类,它们或展翅嬉戏,或踱步觅食。据工作人员监测,目前已有青头潜鸭、红头潜鸭、小天鹅、白鹭等30多种越冬鸟类抵达东平湖湿地。

目前东平湖水质稳定在地表水三类标准以上,湖区可观测到鸟类品种达190多种,长期栖息繁殖的鸟类品种超过30种。


闪电新闻记者 沈熙圃  报道

来源: 闪电新闻
编辑: 沈熙圃
责编: 穆广辉
审校: 徐红梅
主编: 张倩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