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弘扬民间艺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编者按: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我省乡村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优势,全力做好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在赓续乡土文脉的基础上,强化顶层设计,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以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乡村民间文化艺术是广大农村几千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浓缩和精华。近年来,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立足我省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底蕴厚重、资源丰富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通过纳入工作规划、开展创建活动、广泛传播弘扬、推动产业发展等举措,深耕沃土、守正创新,成绩斐然。在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山东共有8个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齐鲁大地优秀民间艺术保护传承有序、彰显发展活力。

强化顶层设计,夯实保护弘扬工作基础

多年来,全省一直把弘扬优秀乡村文化纳入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文化振兴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布局。一是强化科学引领。把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利用纳入《山东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山东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指导方案》重点内容,切实予以保障。二是强化创建带动。为提高各地工作积极性,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广泛开展了“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活动。在申报、评选、管理过程中,各地明确专项创建规划、长期任务目标及后续建设举措,加大了各种力度,以覆盖城乡、设施完善的文化馆(站)为阵地,深入挖掘保护乡村戏曲、秧歌、花灯、柳编、书画、舞蹈、音乐等优秀传统民间艺术,2021-2023年在严格审核基础上,命名62家单位为“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是强化考核督导。把以表演类民间文化艺术为主体的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纳入对各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提高了基层对表演类民间文化艺术,特别是民间戏曲的挖掘利用。今年截至10月底,此类送戏下乡活动已经超过6万场。

强化活动开展,展现民间艺术强大活力

挖掘优秀民间艺术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优秀民间艺术保护、整理、普及和弘扬的核心工作。一是打造品牌项目。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戏曲,创新开展了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活动,通过全省巡演和“大擂台”活动,每年演出1万多场次,入选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和文旅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2023年10月文旅部向全国推广这一齐鲁特色民间艺术活动品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年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大地欢歌”——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活动,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全国重点示范项目。二是强调活态传承。优秀民间艺术必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传承发展。注重发挥“传、帮、带”活态传承作用,依托市县文艺院团和文化场馆,每年举办各类民间艺术培训班1750多个,4.4万多人次参训,计划2025年前,以挖掘民间艺术、繁荣群众文化活动为重点,将全省文化站长和文艺骨干轮训一遍。三是注重线上活动。为进一步提升民间文化艺术对于群众,特别是青年人吸引力和凝聚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注重线下与线上活动统筹开展。惠民县胡集镇自2021年起创新举办胡集书会优秀曲艺节目网络展播,实现线上网络展播和线下结合,取得了良好成效。2023年书会参演艺人达到300余人,现场吸引群众10万人次,直播在线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极大提升了这一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强化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文化产业繁荣

引导各地“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注重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带动乡村群众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挥民间艺术之乡的带动作用,打造农村文化产业。临沭县作为柳编艺术之乡,以柳编为主的民间艺术产业已发展成为集种植、加工、出口为一体的创新型产业体系,草柳、木柳、铁柳、布柳等类别组成多个产业品种,企业达390余家,形成了鲜明的区域品牌优势,带动当地百姓持续增收。聊城东昌府堂邑镇以葫芦雕刻产业创新升级为抓手,通过与旅游、商业、康养、文创等深度融合,形成一系列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新业态,致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葫芦小镇,有力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二是突出以文促旅。优秀民间艺术是近年来新型的旅游业态,是民俗旅游、研学旅游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强化了民间文化艺术对于旅游业的推动作用。潍坊寒亭杨家埠开发区突出“民艺之乡、文化寒亭”理念,大力发展以年画风筝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新建年画博物馆、风筝博物馆、农民画博物馆等多个旅游打卡地。淄博市张店区连续举办花灯艺术节,有效促进了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三是打造产业项目。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突出抓好以非遗类民间文化艺术的产业项目打造,大力培育发展乡村特色非遗工坊,去年以来共认定非遗工坊1535家,带动乡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近10万人,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民间文化艺术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文旅部发布全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山东省17个项目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统一部署,持续激发优秀齐鲁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价值和潜能,进一步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体制建设等方面夯实基础,使优秀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文旅力量。

来源: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 谢书存
责编: 苏文亮
审校: 黄鹏伟
主编: 韩信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