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简单!黄石这道美食,70后爱做,80后爱吃,90后……

原标题:不简单!黄石这道美食,70后爱做,80后爱吃,90后……

来源:人民号

第四期

美食名片:芋头圆

寻味地址:大冶金湖街道姜桥村

芋头圆是黄石地区的传统美食之一,承载着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大冶金湖街道姜桥村,探访这份独特美食的生产过程。

01

团聚吃“芋头圆” 寓意团团圆圆

美食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处境下,概念都不一样。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食其实就是能吃的,可以饱腹的,即使再平常的食物都可以称之为美食。长辈们常说,在那个年代,一家人团圆相聚的时候,就会吃美食庆祝,比如有的地方吃饺子,有的地方吃汤圆。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而在大冶金湖街道姜桥村就盛行吃“芋头圆”。

“芋头圆”

面皮是用红薯粉和芋头制作而成,里面包裹着各种馅料,形状是椭圆形,类似汤圆,于是大家通俗的称之为“芋头圆”。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互相串门问好,招待客人煮上俩“芋头圆”既方便快捷,也显得主人手巧能干。

姜桥村

清水流过的古街古屋

村落悠然,美景醉人

被誉为“湖北的小周庄”

在这里

勤劳的老一辈们都有各自的拿手绝活

对于做“芋头圆”自然不在话下

在姜桥村有一家开了近15年的“好滋味卤味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店内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紧赶制客人预订的“芋头圆”。店老板刘细香介绍,以前店里主要售卖卤菜,因为她做的芋头圆受到周围邻居好评如潮,于是从今年8月份起,正式将“芋头圆”作为店里的主打产品。

“我们在儿时,父母就教会我们做了,只是家家户户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包不同的馅料,口感也略微不同。嫁到这边来之后,发现我婆婆做的‘芋头圆’更好吃,周边邻居也经常找我婆婆订购,于是我就按照她教的做,现在也得到了邻居们肯定,我觉得内心很骄傲。”刘细香笑着说。

好吃的面皮千篇一律,多味的内馅万种变化。不同的人做的“芋头圆”,口感味道都不一样。人们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品尝着各种不同馅的“芋头圆”,但始终如一的“芋头圆”外皮,它总会给你一些萦绕在心头的童年记忆。

02

简单的“芋头圆”含着不简单的“心”

在早些年,家家户户都会做“芋头圆”。如今,会做“芋头圆”的往往是年纪较大的长辈了,大多年轻人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学这道看似简单实际却繁琐的美食了。

刘细香介绍,“芋头圆”步骤相对繁琐,费时费力,做的人一定要带着耐心、爱心而为,这样吃的人才能得到味蕾的享受。

一道寻常的美食想要做到被大家都认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颗简单的“芋头圆”里面包含着不少的心思。

每天早上四点半,刘细香便起床准备制作“芋头圆”了。“芋头圆”的制作主要是面皮和馅料两部分,其中,面皮由芋头和红薯粉混合而成,馅料包含了五花肉、胡萝卜、地瓜、芹菜、包菜、蒜苗等。

早上,刘细香会用高压锅将洗净的芋头进行大火煮,大约三十分钟后盛出,再用木质工具捣成软糯的泥状,接着加入红薯粉进行初步搅拌,随后倒入煮沸腾的开水将红薯粉和芋头进行搅拌并揉制,直到面团软硬适中且光滑有弹性,此时“芋头圆”的面皮才算完成。

“芋头圆”的面皮看似普通,但若想真的做到光滑有弹性,那就要考验所选购的食材了。刘细香说,“食材好不好,不能靠听和说,得靠实践。为了选出优质的红薯粉和芋头,我前期找了十几家供应商采购食材,买回来进行制作试验,终于让我选到了满意的。现在我和他们长期合作,这样才能保证‘芋头圆’的好品质和好味道。”

“芋头圆”馅料也非常重要,为了保证“芋头圆”的新鲜,刘细香每天一大早就会去街上采购馅料食材。

“芋头圆”馅料的制作也是有技巧的。“馅料需要用五花肉和猪油榨油后再炒制,这样馅料才香。”刘细香娓娓道来,她将五花肉炒制好后加入切好的胡萝卜、地瓜等蔬菜进行翻炒,在炒制半熟时再关火。接着,盛出炒制完成的馅料放凉后,再倒入切好的芹菜、包菜、蒜苗进行搅拌均匀即可。“这几样蔬菜不进行翻炒,直接放入是为了让最后煮出来的‘芋头圆’能够保留蔬菜的新鲜口感。”刘细香解释着。

然后就是包馅料了。为了让“芋头圆”大小适中,他们特意准备了计量秤,每个“芋头圆”的面皮大约在85克左右,这样包出来的“芋头圆”不仅馅料多,而且也保证了每颗的大小统一。

在煮“芋头圆”的时候,刘细香说,“你们可以在水中加点盐,这样‘芋头圆’的表皮沾有略微咸味,口感会更好。”盛出“芋头圆”前,只见刘细香在碗中加入了少许生抽、猪油、葱花,再捞出煮好的“芋头圆”,加入少量汁水,一碗香喷喷的“芋头圆”大功告成。

煮熟后的芋头圆黑中透亮趁热轻轻咬一口既有芋头的软糯,又有红薯的香甜馅料里的清香在唇齿环绕幸福感油然而生

03

承载着回忆与乡情的“芋头圆”

“芋头圆”,这道独树一帜的地方美食,诞生于千家万户的农家土灶台,如今渐渐成为无数漂泊他乡游子的心灵慰藉,成为乡愁的载体。对于他们而言,“芋头圆”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游子们与家乡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如今日子越来越好,众多的大鱼大肉成了家常便饭,‘芋头圆’这份繁琐的美食反而被很多人忘却了。现在很多人想吃,但是又怕麻烦,所以就直接找我预定并邮寄出去。”刘细香的儿子左传喆介绍,今年8月,从事互联网电商行业工作的表哥建议他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芋头圆”,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将这份美食推广更多人知晓。

“现在可以达到日产千个,通过本地预订、电商直播等方式就可以全部销售一空。下一步,我计划在村里开一间稻禾食品专卖店,逐步向大冶和黄石等城区拓展,实行连锁化经营,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姜桥的美食。”说到姜桥“芋头圆”的未来,左传喆眼神里充满了希望。

出门在外的游子往往喜欢说:最美家乡人,最爱家乡菜。确实,家乡美食吃的是一种别样的滋味。我想每个人的家乡都有最特色的美食,有的是美味,有的是特别,有的是情感。

我想

这道“芋头圆”就是回忆的味道

也是家乡味道

……

一道美食

承载着一份乡情

万般滋味化为舌尖美味

分享给所有思乡的你……

(来源:黄石日报)

【编辑:姚昊】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 杨凡
审校: 单提词
主编: 郭常宏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