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人皆可创新 | 有一种力量,叫全员创新——山东港口烟台港(三)
来源:山东港口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有许多山东省属企业,他们积极发挥创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持续优化全员创新机制,丰富创新平台载体,培养高质创新成果,争当企业创新创效先行者、示范者、引领者。
今日起,山东省属国资国企融媒体中心打造《人人皆可创新》栏目,让我们一起看他们如何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全面激发创新驱动力!
“
近年来,山东港口烟台港大力倡导“改善即是创新,人人皆可创新、处处皆可创新”的理念,创新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全过程,形成全员创新创效的工作机制,激发了港口创新活力,有效提升了港口现代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加大政策扶持
培育创新沃土
完善全员创新成果评审评价制度,建立全员创新保障制度,制订《山东港口烟台港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印发《关于加强全员创新流程管控的通知》,实现了创新项目收集、评审、立项、实施、评价、反馈、奖励的闭环流程。建立300万元科技基金和年底成果评审奖励,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加倍奖励,将科技创新与烟台港专业技术职业通道建设相结合,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打造竞技平台
全员参与创新
以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效劳动竞赛和五小成果征集活动为抓手,建立了集团、分公司、车间(队)、班组四级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机制,举办创新创效职工竞赛、创新创效班组竞赛、创新工作室竞赛,积极承办全国、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各级技术能手不断涌现。290名职工获市级以上技术能手,其中全国技术能手3人,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3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7人,山东省技术能手6人;培育出齐鲁工匠1人,齐鲁首席技师2人,烟台市首席技师13人。
以“于新国创新工作室”“梁洁创新工作室”“柳子玉创新工作室”为领头羊,其余18个劳模工匠工作室为主力军,充分发挥工作室在技术创新、技术传承等方面的平台作用。其中,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先后被评为全国交通建设产业、山东省水运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烟台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梁洁创新工作室被评为省交通运输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数字赋能成效凸显
创新效能持续释放
打造烟台港数字化管控平台、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两个支撑平台,大宗液体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商品车智慧绿色滚装示范港、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三个示范港。
其中,通过“AT-AGV+智能立体车库+全流程智慧滚装系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智慧滚装码头作业周转速度提升20%;研发“管道智脑系统”,在国内率先实现原油储运全息智能排产,为客户提供一流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全力推进物联网体系建设,建成覆盖面广、基础扎实的数据底座,实现“港口设备即插即连”“设备协议全面解析”“通信组件完全适用”,实现烟台港各生态链、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打造开放共享、高效联动的综合智慧服务体系。
2020年以来,烟台港职工取得专利128项、软件著作权27项,交通部交通强国试点工程获批1项,获省级、协会级科技奖项31项。
下一步,烟台港将持续深化群众性创新创效工作,努力推动职工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领域更加广泛、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创新成效更加显著,使广大职工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让创新驱动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注入持续动能。
-END-
来源:山东港口
编辑:付 宇
校对:郑 强、贺晶婧、张 雨
审核:李东星、李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