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徽肥西:林长制改革赋能林下经济促增收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说到村里的过去,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柿树岗乡周楼村村民感慨良多。“周楼村曾是柿树岗乡基础设施最差、历史欠账最多的村。”
柿树岗乡周楼村位于肥西县西南部,全村4299.77亩耕地,1839亩林地,有18个村民组454户,1500余人。
为摆脱发展困境,近年来,周楼村利用土壤肥沃、水源灌溉便利等资源优势,引进优质黄桃、薄壳山核桃等良品,大力发展特色经果林种植产业,让曾经的退化林坡变成“经果林”,有效壮大了集体经济,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生活发生肉眼可见的美好变化。
柿树岗乡周楼村农户采摘金丝皇菊。
同时,周楼村还先后组织村民在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芍药80亩、金丝皇菊120亩。芍药预计4年后每亩收益1.5万元,金丝皇菊秋季采收后预计将带来收益80万元,真正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益。
好的发展模式人人称赞,成功的发展经验更是有目共睹。近日,安徽省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推介2022年全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的通知》,遴选了30个典型发展案例。其中,《肥西县柿树岗乡周楼村——“无中生有”发展特色经果林》成功入选。
小小周楼村只是肥西县通过林长制改革赋能林下经济促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肥西县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林长制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盘活林地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出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的林下经济新模式。
据了解,肥西县林下经济产业主要分布在官亭镇、山南镇、柿树岗乡、花岗镇、紫蓬山管委会、紫蓬镇等山场和苗木种植大镇,发展面积约3.2万亩,林下经济从业人数3000余人。2022年,肥西县林下经济产值超1.56亿元。
谈及发展林下经济的经验做法,肥西县林业和园林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肥西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种植业,不断优化苗木管理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发林苗、林菜、林药、林果、林油等模式。
同时,因地制宜利用林下空间发展养殖业,在维护森林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在岗地稀疏松树林下的较大空间里,依托林荫优势养殖土鸡等。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开展森林旅游,发展森林休闲观光旅游,以点带面,带动交通、餐饮等产业发展。铭传乡、紫蓬镇围绕紫蓬山山脉,打造聚星粮驿1953、星野蓬境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森林康养项目,正在申报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荣誉称号。
此外,通过政策奖补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市级制定林下经济基地项目奖补政策,县级印发《肥西县促进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细则》,鼓励发展林下经济,有效调动肥西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性。2023年,肥西县申报合肥市林下经济基地项目奖补资金116万元,申报县级林下经济奖补资金9万元。
如今,肥西县涌现出安徽佳烨农业有限公司、合肥凤岭现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优秀林下经营企业和大户。通过企业、大户带动,柿树岗乡周楼村、山南镇林业村等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种植芍药、菊花、小麦、高粱等复合经营模式,取得较好成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一个个护林、爱林的美丽村庄,一个个绿色发展的村居典型,一个个不断壮大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在成为肥西县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