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5日讯 泰山,五岳独尊、文化厚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泰山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95.6%,现存古树名木18195株,树龄在300岁以上的有1821株,其中 “秦松”、“汉柏”、“唐槐”等23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泰山古树名木 一棵都不能少
泰安市坚持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作为首要任务,制定《泰山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技术规范》、《泰山景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建立保护管理长效机制,让古树名木“一棵都不能少”。泰山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申卫星说,泰山后石坞是古松园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古松的平均年龄都在500年以上,每年他们都会定期到古松园来给古松做一些健康检测,看看它们身体状况。这些年来,他们也一直在坚持着以保护古松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为根本。
保护古树名木,既是关注生命跨度的奇迹,也是延续古老文化的记忆。泰安建立完善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专家团队、一树一管护团队“四个一”管护体系措施,维持好、改善好古树名木生态环境,实现古树常绿、泰山长青。泰山景区南天门管理区文物林业规划科工作人员邹磊表示,对所有的古树进行了编号,针对每一个树号,我们都建立了电子档案,还有纸质的档案。截至到目前,他们对古树资源进行了5次的大规模的普查,主要是包括定位、数量、生长状况和之前采取的保护措施进行检查。
精心呵护好高龄古树名木的同时,还要为它们“传宗接代”。2021年开始,泰山景区实施古树名木育苗工程,创建种质资源库。目前,已采集29棵古树名木及泰山特有树种种子9600多粒,培育幼苗300余株,使泰山古树名木资源可持续发展。泰山景区遗产保护部副部长董晓峰说,这棵侧柏就是2021年采集的“汉柏连理”的种子培育的幼苗,可以说2000多年的汉柏有了延续,有了“子孙后代”,使古树生态文化得以传承,也是泰山古树保护研究的创新举措。
中天门的五大夫松,记载了秦始皇东巡泰山中途遇雨的场景,因为护驾有功被封为五大夫;岱庙的汉柏记载了汉武帝封禅泰山的历史事件;泰山的“五岳独尊”、“姊妹松”等景点荣登第五套人民币中的5元纸币……,树姿婆娑、生机盎然的古树名木承载了泰山千年的历史,见证了悠久的中华文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研美学价值,是泰山自然资源的瑰宝。泰山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马生平说,泰山的古树名木既有自然的属性,又有文化属性,与泰山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近年来,我们通过改善古树的生长环境,加强树体的保护,复壮树势,延长寿命。同时,开展了古树育苗工程,传承这些古树的优良基因,让泰山古树名木更好地发挥其科学、美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朝诗人杜甫用《望岳》这首诗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泰安将继续加强对泰山山体、历史遗迹、古树名木、文物古迹、泰山石等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守牢生态建设红线,精心呵护泰山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以大泰山永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泰安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本庆 张桂友 郑云鸿 刘杨 张悦 于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