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关键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超7成

原标题:福建省关键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超7成

来源:福建日报

19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暨AI+工业制造专场推介会在福建福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福建省关键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达70.7%,跃居全国第2位。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福建已推进福州、厦门、泉州、龙岩4个城市2300多家中小企业获得国家数字化转型试点支持,累计打造3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301家标杆企业,发布150多个“小快轻准”解决方案,开发“AI+花边检测”“AI验布机”等赋能产品。

纺织业是福建支柱产业之一,产值超万亿元,规上企业超2600家。“我们通过对400多家企业的走访调研,以及数字化转型诊断工作,发现‘生产线上设备录入工序复杂’‘整体信息化水平偏低’等现象仍然是这一行业的痛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尤琦说。

今年4月,福建省工信厅印发《关于加快福建移动AI花边检测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的通知》,提到福建移动AI花边检测平台、福建电信AI验布平台、福建联通工业互联网平台、量子云码数字化平台等在服务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打造了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和成熟案例。

“紧扣纺织数字化转型提质、降本、增效需要,中国移动围绕纺纱、织造、印染等纺织产业,基于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数据采集、AGV调度、云MES、瑕疵检测、AI自动分析、设备巡检等应用场景。”尤琦说。

对此,位于福州长乐的福建东龙针纺有限公司有一定的发言权。这家企业联合华为公司、中国移动等共同开发的“5G+经编花边瑕疵AI视觉识别检测项目”,让“AI质检师”在纺织车间“上岗”,利用超清摄像头在新生产的经编花边上寻找瑕疵点,就能发出网格位置预警和提示,瑕疵识别准确率达95%以上,整体效率提升2到3倍。

去年底,福州市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工作,选取针织、棉纺、电子、汽配四个具有集群化、链条化特点的细分行业作为试点,力争到2025年底在针织、棉纺、电子、汽配等四个试点行业完成数字化改造企业超530家。

当天,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福建分院发布《福州市纺织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分析总结了纺织行业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环节、系统架构、共性需求及问题、典型场景和实施案例等,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建议,为数字化改造提供参考。“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和方法论,《实施指南》依据工业互联网实施的关键环节,对应了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五个环节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营管理、基础设施,从这五个环节中找到每个环节存在的需求及问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福建省分院院长何戌说。

现场,福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正式揭牌启动建设。会议期间,还有多个数字化转型项目和人工智能项目成功签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运用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工业企业发展,陆续出台《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九条措施》《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加速赋能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和绿色安全发展,有力打造“AI+工业制造”福建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为畅通福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促进工业产品供需对接,2022年9月,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上线,主要包括供方市场、需求市场、对接成果、企业服务等模块。截至目前,平台的入驻企业超过3万多家,上传17000多项产品信息,发布1500多条需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需信息库。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 杨凡
审校: 何煜鑫
主编: 刘骏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