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日讯 (山东交通广播 孙蕊 实习记者 王鑫淋)在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永乐食用菌科技产业园现代化的菌菇厂里,通过特色农业大数据管理系统,传感器实时采集每间菇房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就能控制模拟出不同品种菌菇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数字赋能,让食用菌生产有了“智慧大脑”。
泰安市永乐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宗海介绍,园区成立于2016年7月,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企业目前已经成为省内产业链齐全、科技含量高、单一菌种单体规模最大的食用菌产业园之一,产品主要以食用菌的反季节栽培和生产菌种菌包为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种植基料发酵隧道是食用菌的生命之源,严格温度控制才能保留有益菌,生产出高质量的基料,为食用菌生长打好基础。这个园区共有发酵隧道14个,每个隧道有3个探头,可以随时监测温度、湿度等数据,实现数字化控制发酵程度。
永乐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吕骐羽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做数字化控制系统整合工作,将实现各环节手机APP一键操作。举例来说,反季节食用菌的生长环境一旦温度过高,车间空调将自动开启,为菌菇“降温”。而仓储环节,则通过智能控温技术,提供食用菌的最佳保存环境。
数字化的环控手段,不仅提升了食用菌的质量,也大大增加了产量。据了解,普通大棚一平米大概能产出13公斤菇,而通过数字化生产,一平米能产出22公斤。当前,永乐食用菌科技产业园正通过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种植木耳1000亩以上,每亩地纯收入超过1万元;带动全镇停养的70余户畜禽养殖户进行大棚改造,种植食用菌类、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