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4日讯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东营市加速构建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推动港口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7200万吨,较10年前增长5倍,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一个功能齐备、业态丰富、对腹地产业具有更大带动作用的现代化亿吨大港正昂首走来。
去年,东营港区10万吨级进港航道建成运行,10万吨级内航道率先实现北支贯通,4个10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建成投用,广利港区2个1万吨级风电码头建成,成为渤中风电开发的重要支撑。目前,东营港已建成生产性泊位63个,成为环渤海地区以能源资源储运为主的重要深水港口。
东营市将强化规划引领。加快推进东营港区总体规划调整,优化港口布局,实现港口岸线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充分发挥东营综合保税区功能,构建港口经济新业态,打造进出口贸易新高地;坚持以港促产、以产兴城、以城育港,构建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深入研究论证东营港区15至20万吨级航道建设及泊位开发,10万吨级通用码头二期、LNG码头、中海油1000万吨仓储配套码头、粮食专用码头等,做好项目储备。
东营市还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总投资196亿元的17个水运重点工程建设,力争东营港区25万吨级原油码头今年完成主体、明年竣工投用,确保东营港区环抱港池内航道工程、一突堤铁路专用线、10万吨级通用泊位和集装箱码头年内建成投用,推进广利港万吨航道尽早开工。确保2025年,东营港1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达到8个,海铁、海管联运体系基本形成,亿吨深水大港全面建成;力争2030年,建成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强的10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集群,形成高效畅通的海铁、海河、海管联运体系,建成重要的原油、煤炭、粮食储运基地,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翻番。
记者 马岩 编辑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