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省采取十项措施加强工会驿站服务功能
来源:山东工会
12月10日上午,山东省总工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工会驿站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近年来,省总工会聚焦解决户外劳动者“休息难、饮水难、充电难”等问题,组织全省工会集中建设了一批工会驿站,为户外劳动者等群体提供饮水、歇脚、充电等服务。特别是今年以来,省总工会以扩大服务覆盖、提升服务质效为目标,以打造示范性、智能化工会驿站为重点,做实服务职工功能,聚力打造职工群众身边的“职工之家”。目前,全省建成工会驿站8059个,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着暖心服务。
据了解,为更好地保证工会驿站服务广大职工的效果,省总工会重点采取了十项措施加强工会驿站服务功能。
一是优化驿站布局。工会驿站建设前,综合考虑城市道路情况和户外劳动者工作区域,对所处位置、辐射范围、覆盖人群等进行考察评估,重点在主城区人流量较大的街道、广场、商圈等选址,科学规划布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密织服务网络。同时,各级工会积极联合社会资源力量,延伸工会驿站服务触角。
二是保障基本服务。各级工会努力做实工会驿站基本功能,加强工会驿站日常服务管理,公开公示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管理人员联系方式,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及时贴心的服务。
三是扩大服务群体。为满足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进站休息、喝水、充电的需要,在保障户外劳动者需求的基础上,把服务对象扩大为所有劳动者及广大市民群众,使更多有需求的社会大众享受到工会驿站服务。
四是实现可见可寻。省总工会统一规定工会驿站的色彩、外观和标识,以温馨的橙黄色为工会驿站外观主色调,以爱心为工会驿站标识主元素,全省工会以统一的外观标识为标准,建设打造了327个示范工会驿站,努力做到既能为职工服务,又能为城市添彩,促进美丽城市建设。为确保工会驿站服务职工群众的专用性,工会驿站的外观标识,专门在国家版权局进行了注册登记。同时,积极协调百度、高德等互联网地图服务商,推动工会驿站上图标注,支持在线搜索、导航,方便广大职工查找使用。
五是丰富进入方式。集中打造升级一批智能工会驿站,为工会驿站安装智能门禁、监控设备,实现无人值守情况下安全正常使用。设计通过扫“齐鲁工惠”二维码、刷身份证、人脸识别等多种方式进入工会驿站,并在醒目位置明示进入方式和操作说明,让广大劳动者能“抬脚进驿站、抬手享服务”。
六是延长服务时间。为满足不同职工群体对工会驿站使用时间上的需求,在具备条件的智能化驿站,提前开门或后延关门时间,努力做到工会驿站的高效利用。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通过无人值守智能服务,有针对性延长服务时间,尽量满足职工群众的需要。
七是照顾偏远地区。注重在一些偏远地区适当建设驿站,把党委、政府、工会和社会的关心关爱送到偏远地区劳动者身边。比如,在黄河大堤上建设工会驿站,服务黄河巡护人员;在项目工程一线建设工会驿站,服务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施工人员;在物流园区、工业园区、高速公路上下口建设工会驿站,服务快递员、货车司机等群体。
八是建好重点驿站。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工会驿站作为重点驿站予以强化管理。省、市、县三级工会协调联动、一体推进,抓紧抓实重点驿站的建设运维管理,定期检查运行情况,总结分析经验做法,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以点带面促进全省工会驿站规范有序运行。
九是加强日常管理。每个工会驿站都配有专职或兼职的站长,严格落实工会驿站工作制度,做好设施设备管理,维护好站内外环境卫生和日常秩序,确保工会驿站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依托工会驿站开展送温暖、送文化、送岗位、送健康等活动,为职工群众提供周到暖心的服务。同时,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十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213141”工会驿站管理机制,省、市两级总工会,每级重点关注100个工会驿站;省、市、县三级总工会,每级至少直接管理或联系1个工会驿站,做好日常监管;各级工会分管领导、权益保障部门负责人、负责工会驿站工作的业务人员、工会驿站直接管理人员定期到工会驿站开展一次服务。同时,建立驿站运行监测、暗访、评价退出机制,推动工会驿站更好发挥服务职工群众功能作用。
工会驿站是服务广大劳动者的阵地,下一步,省总工会将继续坚持职工需求导向,扎实推进工会驿站建设,探索创新工会驿站运维管理方式,不断刷新劳动者进“站”体验,努力让工会驿站更加“智慧”、更富“爱心”,在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中发挥更大作用。
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供稿
摄影:张珂、徐泽清
编校:张璇璇、从静
编审:徐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