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4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累计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金额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记者获悉,2024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简称CIPS)累计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金额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2022年至2024年,CIPS业务笔数和金额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5%和30%。自2015年上线以来,截至2024年12月底,CIPS已累计处理各类支付业务金额约600万亿元。
CIPS是专司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业务的批发类支付系统,是我国重要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专家介绍,CIPS就像是为人民币跨境支付建立的一条高速公路。有了CIPS,能够让人民币跨境支付更高效、更安全,对促进国际中外国际贸易和人民币“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5年10月上线以来,CIPS系统经过九年多的发展,功能不断丰富,业务量稳步增长,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提升,通过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架桥铺路”,为跨境贸易、投融资、金融市场交易等各类型业务提供了安全、高效、便捷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服务,充分发挥了人民币跨境支付主渠道作用。
不仅是业务规模的增长,CIPS在系统功能上也不断丰富。CIPS不仅支持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需求,也支持券款对付(DvP)、人民币对外币同步交收(PvP)、中央对手集中清算(CCP)等各类金融交易的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先后为债券通“北向通”“南向通”“跨境理财通”“互换通”等内地与香港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提供清结算服务,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和管理在中国的金融业务。此外,CIPS还支持大宗商品跨境人民币业务,支持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的人民币计价大豆离岸现货交易和上海油气交易中心的人民币计价LNG天然气交易。
在覆盖网络上,CIPS参与者数量快速增加,截至2024年12月底,CIPS系统有直接参与者(直参)168家,间接参与者(间参)1461家,直间参覆盖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1189家,欧洲279家,非洲63家,北美洲37家,大洋洲26家,南美洲36家。除数量上的增长外,参与者的类型更加多元,分布区域更加广泛。
在参与者类型上,CIPS直参既有银行,也有上清所、城银清算、银联等金融基础设施;既有中资银行,也有外资银行;既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区域主流银行,也有跨境业务特点突出、专业化程度高的地方性银行。CIPS已形成以中资银行和清算行为骨干网、系统性重要外资银行相互支撑的全球网络体系,是发挥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主渠道”作用、服务人民币国际化、支持上海打造金融资产配置中心的重要抓手。
区域分布上,CIPS参与者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境外,业务可通过48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覆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法人银行机构中约4100家为外资银行,占比85%),其中有2296家机构(95%以上为外资银行)来自共建“一带一路”的136个国家。特别是最近两年,境外参与者拓展不断取得突破,2023年8月,CIPS首次接入南美洲直参(交行巴西子行BOCOM BBM),实现直参六大洲全覆盖;2023年12月,渣打银行(香港)作为CIPS首家境外全球系统重要性外资银行直参上线,CIPS参与者类型进一步丰富。
目前,CIPS系统对外服务时间为工作日及中国节假日期间24小时提供服务,覆盖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满足全球用户的人民币业务需求。2025年,CIPS系统将在2025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含中秋节)五个国内长假期间继续对外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