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昌吉州三大园区都长什么样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位于昌吉州境内,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距乌鲁木齐市区200公里,横跨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西长220公里,南北平均宽60公里,规划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
准东开发区拥有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煤炭资源丰富,具有储量大、煤层厚、煤质优、煤价低的优势。
2012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国家级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家和自治区政策支持下,准东开发区快速发展成为新疆工业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是全疆首个千亿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准东开发区被定位为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是新疆加快建设国家“三基地一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
准东开发区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形成煤炭、煤电、煤化工、硅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新能源六大优势主导产业,构建以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准东开发区加快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和多元化利用,高质量推进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
目前,准东开发区有各类经营主体近4000家,其中企业16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十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准东开发区首次吸引来河南、江苏等12家疆外企业密集迁移落户。2023年,在全国园区排名中,准东开发区上升34位,位列第122名。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前身为成立于1992年的昌吉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批准为自治区级高新区,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2016年,昌吉高新区被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2018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第2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园区规划面积39.36平方公里。
昌吉高新区的发展定位为“天山慧谷、产业新城”,致力于打造新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昌吉州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中心。昌吉高新区先后创建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输变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现代节水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级绿色园区。
昌吉高新区确立了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以特变电工、智慧疆能、国创电力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蓝山屯河、索科斯、新铝铝业为代表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以娃哈哈、麦趣尔、天山面粉等为代表的生物科技产业集群。
目前,园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64家,各类创新平台32个,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7个,自治区级检验检测中心9个。
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昌吉农高区”)规划总面积约423平方公里,是202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二批国家级农高区,是全国9个农高区之一,全疆唯一的国家级农高区,其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昌吉农高区作为昌吉州“三区两带”产业发展新格局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0年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昌吉农高区承担的国家战略任务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干旱荒漠绿洲农业为主题,以棉花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科技创新高地、全国绿洲农业科技引领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区,在棉花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农业生物育种、绿洲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探索示范,努力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昌吉农高区聚焦科技和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化发展体系,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工程、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生物工程等四大工程,大力发展棉花纺织服装、有机果蔬加工、优质粮油加工、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农机装备制造、生物制造和种子等七大产业。(杨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