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石景山区“2+4+4”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式发布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频道
2月18日,2025石景山区产业发展促进大会举行,大会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培育,通过企业入驻集中签约、全球招商合作行动、“2+4+4”产业体系发布、产业培育惠企政策解读等系列举措,为石景山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过去一年,石景山区坚持立足“三区”定位,深入实施“两大战略”,统筹做好“四个融合”文章,“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首都发展新格局,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发展量质双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12.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3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近千家,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占GDP比重超过五成,经济增长的含金量更高。全区有效投资稳步扩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人才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宜居水平不断提升。
致敬企业凝聚动能 启动全球伙伴合作招商行动
大会对20家“2024年区域经济突出贡献企业”、10家“2024年行业高成长性企业”、10家“2024年最具成长潜力企业”进行表彰,致敬企业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所做的贡献。首钢集团、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远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分享创新实践。
大会上,石景山区还启动了“全球伙伴合作招商”计划,携手北京国际商会、中国德国商会、德勤中国等8家国际商协会、跨国企业,搭建跨境合作桥梁,重点引进外资研发中心、总部经济及高端产业,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入驻企业集中签约 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现场举行了“特色园区重点企业签约”与“楼宇载体入驻企业签约”仪式。
其中,中建资本、北京灌木互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签约企业分别落地在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暨中国电科(北京)智能科技园、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等特色园区。签约企业聚焦高精尖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将有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北京景安云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端点医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签约企业分别入驻首特钢大厦、金安中海财富中心等重点商务楼宇。通过盘活空间资源,区内楼宇载体正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10家入驻企业中,既有专注云计算、信息安全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有从事电子装备、新药研发、智慧安防、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覆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科幻等重点领域。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构建“2+4+4”产业发展格局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石景山区主动作为、前瞻布局,着眼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正在推动“1+3+1”产业体系向“2+4+4”产业体系迭代升级,构建具有鲜明石景山特点的主导、特色、未来产业梯次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锚定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两大主导产业,未来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行动,推动数字技术创新赋能、数字治理能力突破、数字生态活力释放、数字产业能级提升,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示范,开展一批先行先试改革,打造一批标杆应用场景,落地一批知名的电竞赛事,引育一批优质数智企业,打响“电竞之城”品牌、打造“数字经济”高地。做优做精现代金融产业,将依托长安金轴和北京银保园暨中电科智能科技园,建好京西“数字金融港”,“一产业一基金”赋能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打造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深耕四个新兴产业,锻造转型发展新动能。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着眼智能算力提升,超智算一期3000P算力即将点亮,未来算力规模将超过20000P,成为全市算力“一廊四极”京西一极。聚焦大模型应用,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统筹算力供给、数据支撑、模型落地、场景应用和生态优化,加速AI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国家级科幻产业高地,将着力营造“赛会+平台+场景+孵化”大生态圈,擦亮中国科幻大会“金名片”,建设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二期,打造一批共性平台,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引进一批创新人才,落地一批炫酷场景,建设京西“科幻之城”。抢占工业互联网产业制高点,将协同提升孵化器和产业园区服务能力,打造研发、应用、创新示范为一体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加快虚拟现实产业融合发展将依托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强化关键器件、底层技术与工具培育孵化,加速VR/AR在游戏、文旅、教育等行业领域创新性和规模化应用,打造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高地。
抢占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四个未来产业赛道,加快培育发展新引擎,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伙伴成长计划,加强前沿性、交叉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突破和成果转化,搭建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