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首个“多模型融合”消防AI大模型在川上线试运行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
2月26日,记者从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了解到,全国首个“多模型融合”消防AI大模型“消川”正式上线试运行。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消防领域的空白,更预示着消防工作智能化变革的加速推进。
“消川”之所以拥有强大的运算与分析能力,背后是一套精心搭建的智能算力集群。16台配备H800显卡的服务器集群,具备每秒256千万亿次浮点运算能力,提供了澎湃的计算动力。同时,政务外网部署的70B参数DeepSeek行业大模型,与专有云部署的671B参数“满血版”DeepSeek模型相互协作,在硬件与模型的双重加持下,让“消川”在处理复杂消防数据时游刃有余,运算与分析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丰富的数据资源是“消川”的另一大优势,犹如为其提供了充足“养分”。本地12个消防专用向量数据库、近五年全省队伍历史数据资源码、百万余条警情记录、10万余份消防公文以及11类业务系统等数据,为“消川”精准应对各类消防场景奠定了坚实基础。
那么,这个能24小时在线的智能助手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当用户询问“成都支队今日警情信息”时,“消川”AI大模型创新开启“多模型融合”应用模式,构建起“互联网+政务外网+应急指挥网”的协同体系。它巧妙沿用DeepSeek的思考逻辑,还能调用消防专网专业知识。以化工火灾事故特点阐述为例,“消川”给出的回答内容全面、深入,涵盖大量专业消防知识,并佐以具体案例支撑。
“消川”的功能也十分丰富,图文识别、文档对比、语音识别等基础功能一应俱全,还具备智能纠错能力,甚至集成了AI绘画功能,能为消防工作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支持,无论是辅助火灾调查,还是用于消防宣传,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在数据安全方面,四川消防救援总队也做了周密安排。“消川”创新推出“数据单向流通、算力弹性调配”机制,从物理层网络单向隔离,确保数据“单向只进不出”;逻辑层部署AI防火墙,防止非法访问;应用层建立4700个敏感字段检测机制;数据层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保证数据完整,构建起“云端检索-专网计算-终端反馈”智能闭环,全方位提升AI服务消防的安全性。
此外,为规范AI在消防领域的应用,四川消防救援总队制定出台了全国消防救援队伍首个AI应用规范——《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应用规范(试行)》。该规范明确了AI应用原则、权限分级等要求,为AI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健康发展划定边界,确保其在安全合规的轨道上更好地服务消防事业。
随着“消川”的上线试运行,四川消防在智能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消川”有望在火灾预防、应急救援、消防培训等多个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更多力量,也为全国消防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