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省首笔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产品落地
来源:山东发改
淄博市是全国典型的重化工业城市,同时也是山东省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区域综合试点地市,其辖内齐商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全国转型金融规划试点机构。石化化工行业是淄博市最大、最具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为推动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淄博市先后出台了《淄博市金融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施方案》《淄博市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转型金融目录(试行)》等政策文件,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创新试点示范、优化转型政策”三位一体的工作路径,着力构建与地方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要素相匹配的转型金融工作框架。
齐商银行聚焦化工、煤电、农业三大重点领域,创新推出与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指标挂钩的转型金融贷款产品,并建立专项对接机制推动产品精准落地。该行近期为山东诚汇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化工行业转型贷款,不仅是全省首单化工行业转型金融业务,更标志着山东省在转型金融实践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创新产品具备两大典型特征:其一,严格对标转型金融标准筛选主体。依据山东省及淄博市石化化工行业转型金融目录标准,重点支持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与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机构)实施高效节能设备应用、生产工艺革新及余热回收系统建设等技术改造,有效降低综合能耗与单位产值能耗。其二,建立动态利率激励机制。将企业单位综合能耗设定为关键绩效指标(KPI),将年度节能降碳目标与贷款利率挂钩,经第三方机构认证达成减排目标后,可给予5-30个基点(BP)的利率优惠,通过融资成本弹性调节引导企业持续减排。
针对绿色企业和转型企业“识别难”“核算贵”“风险高”等问题,山东省加强产融协同,由省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共同牵头建立绿色信用体系,支撑引导金融资源支持高碳行业向低碳和脱碳转型。一是构建绿色信用评价标准。承担国家煤电领域转型金融标准试点,编制省级石化、有色领域的转型金融支持标准,指导滨州市制定市级电解铝转型金融标准。二是建立绿色信用标识体系。覆盖煤电、炼化等16个行业的5278家高碳企业的能耗、煤耗分别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1%、93%,山东为每个高碳企业建立碳账户并生成碳信用报告,创新形成高碳企业“绿、浅绿、黄”的三色“碳效码”。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以“AI+数据”进行绿色信用评估,运用“碳评级”量化评估模型,自动采集企业能耗数据并结合行业数据评估企业碳绩效,智能形成企业碳评级结果,该功能已在山东综合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上线。三是建设绿色信用支撑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碳金融数字服务平台,在线采集高碳企业用电量、用水量等多维数据,提供碳信用报告、碳排放分析、碳金融服务、信用监管、风险预警等功能,为企业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提供支撑,实现可持续挂钩贷款的批量化发放,已开发低碳贷等17种特色金融产品。四是强化绿色信用价值转化。设立山东省碳减排政策工具,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增加绿色低碳领域优惠贷款。对节能环保等六类产业融资提供担保增信,累计发放“绿色产业贷”4万笔、207亿元。截至2024年,全省绿色贷款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30%,已有410家规模以上钢铁、煤电等企业通过3005亿元专项贷款实现了企业能耗和碳排放水平的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