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5日讯 近年来,蒙阴县野店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三青”队伍梯次培养为核心,通过“引、育、用、励”全链条机制,构建多层次、动态化的人才发展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青春动能。
拓宽渠道,构建青年人才“蓄水池”。野店镇立足乡村实际,以“乡情纽带+政策红利”双轮驱动,吸引青年人才返乡。一是举办“在外人才恳谈会”“万名沂蒙优秀学子家乡行”等活动,组织大学生观看乡村振兴纪实片、解读市县人才新政,通过实地观摩、座谈交流激发人才归属感,2024年已回引12名大学生返乡创业。二是拓宽招引范围,面向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开放“三青”人才选拔通道,注重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双重考核,严把入口关,确保了人才的高质量。
按需施教,锻造复合型“生力军”。野店镇实施“分类培育+实践淬炼”双轨模式。针对不同阶段青年人才需求,开设专题培训课程,涵盖农业技术、合作社经营、电商营销等多个领域,同时选派优秀青年到乡镇部门挂职锻炼,提升综合能力。实施一线淬火计划,将青年人才下沉至果品种植合作社、中草药基地、村级治理等项目一线,通过参与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实战任务,磨炼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落实导师帮带机制,由经验丰富的村干部或行业带头人结对指导,通过“传帮带”加速青年人才成长,形成“老中青”梯次衔接的干部队伍。
人岗相适,释放人才“乘数效应”。野店镇注重“因才定岗、动态优化”,结合个人专长与村庄需求,将“三青”人才分配至村级治理、产业项目、便民服务等岗位。建立“一人一档”跟踪管理机制,定期开展民主测评与实绩考核,结合“政治素质、工作实绩、群众评价”等多维度指标动态优化队伍结构,建立“能上能下”考核机制,对履职不力者及时调整,确保人岗匹配度。 。同时,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助农产销活动,促进人才交流与项目孵化,形成“引进—成长—反哺”的良性循环。
政策护航,激发干事“内生动力”。为留住人才,野店镇构建“物质+精神”双激励体系。一方面,对主导产业项目提供金融贷款支持及专项资金帮扶,另一方面,将表现突出者纳入村干部后备库,优先发展为党员或推选为村“两委”成员。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媒介大力表彰先进典型,营造浓厚“尊才、爱才、惜才”氛围,有效增强人才荣誉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
蒙阴融媒记者 张冰 通讯员 公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