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1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于慧施,青州台 庄好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日照蓝莓、青州花卉等一批“土特产”延长链条、提升品质。山东青州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建有长江以北最大的中国北方花卉交易市场。目前,全市花卉种植面积13.1万亩,花卉产销品种3000多个,是全国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盆栽集散中心和花卉物流中心。40年一束花,孕育出千亿级花卉产业集群。为何青州能成为“东方的花都”?青州花卉又有哪些产业特点?2025年,我们才能把青州花卉这条“土特产”链条延长?我们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中国(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作为江北最大的盆栽花卉交易集散中心,青州的花卉市场不仅承载着本地市民的购花需求,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和游客前来选购。走进绿圣兰业花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各种花卉争奇斗艳,竞相绽放。蝴蝶兰、大花蕙兰等各类花卉,令人赏心悦目。绿圣兰花业花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珉芝介绍:“大辣椒,我们自己的一个绿圣玫瑰,光芒四射,这几个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因为北方的一个习惯,过春节都是喜欢大红的,这一块是红黄占的还是多一点。反正通过这几年的情况看,每年都在递增20%,20~25左右。要花的有花,要苗的有苗,和原来就是经营模式就不一样了,它每天都有收入,原来两年才就是春节收入那一次。”
蝴蝶兰作为年宵花的标配,近年来深受市场青睐,王珉芝介绍他们公司在引进新品种,提升蝴蝶兰品质的同时,结合节庆特点,设计出多款造型独特,寓意美好的组合盆栽,以新花样、新形式为传统年宵花注入新活力。现在企业已经种植了200多个花卉品种,可以实现一年四季的鲜花供应。“原来一开始养就是两年才开花,我们现在就是说周期缩短了3个多月,而且常年供花,它因为这个蝴蝶兰的开花的条件就是要有温差,只要成熟的苗子什么时间都可以,只要靠温度控制,再就是这个养殖技术。反正任何时候都可以,根据一些用户什么时间要,就提前定。”
眼下青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和全国重要的蝴蝶兰生产基地之一,蝴蝶兰产销量占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二。青州还是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种子种苗和种源地,多肉种子种苗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青州的草花产量位居全国第一,青州市的凤梨产销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青州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书记、副主任王晓晴:“目前我们花卉集中在了两个乡镇,我们有136个花卉专业村,有16万的从业人员,我们的花卉涵盖了从这个花卉的生产以及种苗的研发并且包括花药,花肥以及这个温室大棚、风机湿帘等一些资材,包括花卉文旅,形成了12个花卉相关的产业链条,整个产业链条带动形成了这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为应对春节销售高峰,花卉中心提前两个月组织全市花卉物流企业召开了座谈会,增设了村级物流网点90余处,冷链物流车辆100余辆,开通了直达大中城市的物流专线30余条,来保障花卉运输,提高运输效率。
近年来,青州市聚力实施“科技兴花”工程,持续加大花卉创新研发投入,扶持发展科技研发型花卉龙头企业,把种业的“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20世纪80年代,青州人就开始种植花草,慢慢地,青州人从中发现了巨大商机,从90年代起,先后引进了蝴蝶兰、仙子兰、凤梨等新品种,建立了中国北方花木交易中心,开始行销全国。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青州市拥有3000多个花卉品种,涵盖了蝴蝶兰、多肉植物、草花、仙子兰、凤梨等多个品类,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电商业兴起,青州适时发展了花卉电商和物流,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现代物流设施拓展花卉市场,实现了南花北运、北花南调的中转和集散功能,青州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书记、副主任王晓晴:“青州花卉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在那个时候相对来说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为主,相对来说花卉的种植比较的盲目,产量也比较低,质量也不太好,在政府的引领下,逐渐把大户复制成花卉企业,把这个棚区建设成为园区,同时把土专家培养成了种苗家。”
要想让花卉产业走得更远,单靠种植不足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要想叫得更响,一定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产业优势。花卉产业要发展,必须向高层次迈进,要进一步提升花卉的科技水平,青州明确提出了“科技兴花”战略。作为青州的花卉龙头企业之一,亚泰农业加大研发投入,加深与科研院所合作,持续聚力花卉新品种研发,培育花卉“科技芯”,现已成功研发50多种花卉新品种,公司总经理董文明介绍,此前的新品种、优质种苗很大程度上依靠对外采购,但是没有自主的品种就没有发言权,现在公司已经建了三千平方的这个组培实验室,主要就是做研发,以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从台湾育种,包括台湾的技术人员,我们聘请这几年,跟他们的学习,我们已经成立了一套在种苗,包括生产上的一系列的这个技术,种子的卡脖子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
青州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书记、副主任王晓晴介绍,经过40多年的发展, 30年的品牌的引领,20年的展会的推进,现在青州花卉协会,组织了422家规模以上的花卉企业,其中有两家国家农业林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有8家省级以上的龙头企业,11家潍坊级以上的龙头企业,现在的青州花卉逐渐形成了既有群山,又有高峰,百花齐放的一个局面。
40年一束花,孕育出千亿级花卉产业集群。青州着力发展“一朵花”经济,通过持续引导花卉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条,“接二连三”开发新功能、发展新业态,用“小花朵”激活出千亿产业链,全面叫响“青州花卉”品牌。
山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张娟认为,青州的花卉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全产业链的发展,从前端的育种、育苗、到花卉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风机湿帘等,全产业链发展非常全面。一方面是青州的自然资源禀赋非常适合花卉的种植;另一方面青州有悠久花卉种植的历史,政府不断出台政策、规划,给技术、给资金的不断支持下,青州花卉产业逐渐一步步的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