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新年新作为。
2月5日是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吹响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集结号。
召开“新年第一会”、重点项目开工、企业复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作为主战场的青岛各区市,以满弦开弓之姿迅速投入工作状态,按下“拼经济”快进键。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对于稳预期、稳信心、稳全年至关重要。在各区市首日工作中,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促消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成为重要关键词。全力拼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各区市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新程开跑”。
“第一会”聚焦奋进关键词
首个工作日,收心聚力再出发。在青岛,多个区市选择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鼓舞干劲,为新一年工作“划重点”。
2月5日下午,李沧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收心、动员、聚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李沧实践。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李沧区提出,新的一年,全区要强化主动担当,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迎接挑战,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作实干争先的表率。要强化落地见效,做事极端负责、加强闭环管理、拧紧责任链条,作认真负责的表率。同时,提振精神、加压奋进,不折不扣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进位争先。扎实做好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回应群众关切,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实现“开门稳”“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在位于青岛自贸片区的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进行新能源汽车下线前的检验作业。张进刚 摄
聚焦“扩能提质”,2月4日,胶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胶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5.6%,规上工业企业力争突破1000家,力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8%以上,新签约项目200个、总投资额800亿元。为全力冲刺上述目标,胶州市围绕聚焦突破类、重点实施类、加快布局类三个产业维度,确定智能家电、新能源、绿色食品、低空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22个重点产业赛道,将配套“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惠企服务、创新引领、金融赋能、人才聚胶、平台提升、融合发展”八大重点工程,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聚力突破。
确定了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推动“硬实力”提质增效的同时,胶州市着力增强对“软实力”的培育。如依托工赋上合平台推动300家以上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依托惠企e家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推动1492名企业服务经理人精准服务全市规上企业,对重点项目实施并联审批,审批时间缩短30天以上。
青岛胜家食品有限公司智慧中央厨房项目在紧张施工中。
2月5日下午,莱西市“提质增效年”动员大会召开。会议认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相仿、问题相似,谁能把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谁就有可能得到市场主体的青睐,进而实现弯道超车。对此,莱西市提出,必须全面整合各方力量、用好各方资源,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强大合力。
聚焦提升招商引资质效,莱西市将实施新一轮招商促进行动,健全市级统筹、部门镇街协同、专业团队主战的一体化招商体系,推动招商引资方式创新。坚持全员全面全国招商,围绕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完善招商图谱、细分赛道投资清单,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全年新签约投资过亿元项目200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开展引资稳资专项行动,更大力度引进优质外资项目,支持存量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
今年,莱西市将用好“两重”“两新”等国家政策,统筹推进96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用地、资金、环境、能耗等要素保障,确保上半年全部开工纳统,全年完成投资110亿元以上。健全策划、签约、建设、投产、运营全过程服务体系,落实领导帮包、专班推进机制,新开工投资过亿元项目达到100个以上。深入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滚动实施工业技改项目40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以上。
“招建并举”重点项目施工忙
春节假期刚过,位于城阳区河套街道的鹏辉能源储能电池生产项目建设工作立即启动,目前正在加紧推进设备安装与调试,预计2025年一季度完成生产线设备调试并联机试产。项目一期电芯厂房已于2024年6月底主体封顶,同年11月主体完工,目前二次装修及消防施工已完成80%、设备安装完成30%。鹏辉能源储能电池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130亿元,占地约10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占地275亩,产能12GWh,主要生产314Ah磷酸铁锂大储电芯,应用于大型储能系统,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网络能源、智慧能源等大部分场景,为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绿色解决方案。
今年,城阳区将以“3+1”产业为重点,以细分赛道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聚焦先进封装等赛道,推动物元半导体投产运营,加快育研半导体主体施工,集成电路产业链引进配套项目20个以上。聚焦新型储能、钙钛矿、固态电池等赛道,推动鹏辉能源项目稳产达产,集聚10家标杆企业,布局10个示范及产业化项目。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建设辐射长江以北地区的低空装备适航测试基地。抢抓与中车集团新一轮合作机遇,聚焦中低运量制式车辆、新能源风电产业等赛道,统筹推进12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国家铁路装备综合试验基地。
青岛高丽钢线有限公司产线全开赶订单。 张涛 摄
西海岸新区结合自身实际,顶格推进延链补链强链,精准研究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和承接赛道,系统研究产业发展规划,主攻细分赛道,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优化完善新区“1+5+X”招商责任体系,聚焦赛道精准招商。2025年,西海岸新区确定256个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新区将倒排工期、向前安排、细化节点、挂图作战,确保完成年度投资600亿元以上,一季度开工率达到70%以上、上半年全部开工。
其中,在海洋经济方面,西海岸新区将聚焦“1+3+3+1”重点海洋产业,打造特色鲜明、专业突出、集聚明显、承载功能强的现代海洋产业园区,加快推动修正海洋生物医药等项目建设,提升三文鱼、刺参等水产品苗种研发能力,加快打造水产种业“北繁基地”、海上“蓝色粮仓”。同时,编制产业链链主、科研平台、招引目标和重点项目图谱,全力推进一批引领性创新平台和标志性重大项目建设,加速集聚一批头部链主型企业、拓展相关应用场景。统筹推进中船双燃料发动机等总投资1000亿元的60个海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引进亿元以上海洋项目50个。
走进位于平度市明村镇的高端特种子午胎与乘用子午胎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项目基础施工,力争早日投产。该项目由山东迈世嘉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0亿元,占地约174亩,规划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条农业子午轮胎、40万条工业子午轮胎和10万条工程子午轮胎,1005万套半钢子午轮胎,年产值有望达到10亿元。
聚焦项目为王,平度市今年将着力育动能、蓄势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向“强”而进。强化项目全链条服务、全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攻势覆盖全域、贯穿全年。平度市将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坚持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并举、产业投资与基建投资并重,压茬推进总投资644亿元的139个省青平三级重点项目,推动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恒业新型分子筛等重点项目投产见效,力促迈世嘉乘用子午胎、鲁碧高端高值化钙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提速实施兴平热电背压机组热电联产等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电网新建改造等基础配套工程,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作为“关键一招”,新的一年,各区市持续发力招商引资,积蓄发展后劲。
市南区聚力提升发展质效,在激发产业活力上纵深突破求实效,围绕夯实“1+6+1”主导+创新服务体系,锚定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现代金融、高端商务、时尚消费、航运贸易、文化旅游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更大力度引聚优质国企、民企、跨国公司子公司及科技类企业,依托全域高品质楼宇、园区,新招引总部型企业5家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15%以上,深化“四位一体”资本招商,制定年度任务、招商计划、重点项目三张清单,年内落地亿元项目140个,实际利用外资超2亿美元。
生产消费各端争迎“开门红”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各单位各企业开足马力促消费、赶订单、保生产、抢市场,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来早、争迎“开门红”的奋进场景。
2025年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活动自正月初一启动以来,人气持续走高,市民游客扎堆逛会,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单日最高客流量超45.7万人次、总销售额约2682万元,台东步行街单日最高客流量超32万人次、营业额突破3亿元,彰显出“节会经济”的强大拉动力。
市北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隋淼介绍,2025年,市北区将以开展“营商增效年”为契机,把握一年四季消费特点,借助传统节假消费旺季,着力办好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文商旅体消费融合发展。抢抓“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扩围以旧换新先机,组织京东MALL、盛联等全品牌3C企业持续开展以旧换新活动,营造消费火热氛围。实施北部、西部等老城区新兴商圈建设行动,加速辽宁路商业综合体尽快落地,打造以青岛啤酒为主题的特色街区。推动山姆会员商店进场装修,率先实现云仓线上销售纳统,落地华为、小米等品牌全生态体验中心,建成物美生活数字广场,启动汽车贸易大道先导区建设,积极创新消费场景。
欢快的锣鼓、热闹的舞龙、清亮婉转的戏曲……2月5日,华严正月初八寂光洞民俗活动文化展演在崂山风景区华严游览区拉开帷幕。来自港东、返岭、江家土寨等社区(村)的居民载歌载舞,通过民俗展演的方式,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底蕴和魅力。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崂山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这是崂山区抢占时机、抓住时间,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的一个缩影。2025年,崂山区锚定经济运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等多个方向,奋力确保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在经济运行方面,将加力提振消费市场,组织实施好主题促消费活动、冬趣崂山活动,深挖家电家居、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潜力。同时,继续发挥工业在全区经济增长上挑大梁作用,确保歌尔、汉缆、特锐德、双瑞等重点企业稳产达产,青啤、崂矿等高增加值率企业增产增效。在项目建设方面,将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推进33个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工建设。在招商引资方面,将紧扣做强“7+4+1”现代化产业体系,用好用活链式招商、资本招商、园区招商、场景招商等模式,不断提升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将统筹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企业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各项任务,推动更多原创性成果、颠覆性技术在崂山落地转化。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总装配二车间的工人正在进行驾驶室底装作业。
走进位于即墨区的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解放青汽公司”)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生产线高速运转,一辆辆崭新的卡车正在逐步成型。“我们2月4日正式开工,开工首日顺利实现200辆整车下线,为开年的生产任务打响‘第一枪’。”解放青汽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确保节后顺利开工,解放青汽公司在春节假期开展了全面的设备检修工作。今年1月份,解放青汽公司生产整车0.95万辆,2月份订单量已突破1.2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订单近2000辆,海外订单突破1000台,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即墨科技创新园区内,一家电子元器件企业的工人在车间忙碌。张涛 摄
据介绍,即墨区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早打算、快行动,各功能区和镇街要发挥主阵地和主责作用,对重点行业“论月”监测调度,对重点企业“论个”打开分析,有效扩大投资,保障经济运行,确保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