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爱鸟日丨四胞胎!顶流网红再传喜讯!

当第一缕春风掠过黄河三角洲,国网东营供电公司护线爱鸟队通过鸟类活动监测平台发现,在220千伏东安线4号塔上,一对东方白鹳夫妇正优雅地整理着旧巢,并成功产下4枚鸟蛋。

▲220千伏东安线4号塔上的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们连续五年选择在电网铁塔安家,成为东营供电人倍加呵护的“春之信使”。东方白鹳更是走红网络,持续刷屏、霸屏“朋友圈”,再次成为顶流网红!

东营拥有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系统,地处东亚-澳大利亚和环西太平洋2条迁徙路线,每年迁徙过境的候鸟达600多万只,2000多只东方白鹳在此筑巢繁殖,被誉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

▲黄河三角洲风光

东方白鹳喜欢在高处筑巢,选择比较开阔、人迹罕见的地方。东营地区高大树木稀少,40多米高的电力铁塔成了东方白鹳筑巢的最爱。

▲东方白鹳鸟粪量大,呈酸性、喷射状,掉落易造成线路跳闸

成年的雄性东方白鹳,体长近1.3米,翼展可达1.5米,在铁塔上筑巢容易造成线路相间放电。同时,它的酸性排泄物有导电性,会造成导线通过鸟粪短接绝缘子,导致线路设备腐蚀、短路跳闸等故障,不仅影响电网可靠运行,也威胁鸟类自身安全。

每年3月至6月为东方白鹳繁殖季,正赶上电网春季检修。国网东营供电公司深入实施“云端的守护”项目,走出了一条东方白鹳和输电线路和谐共生的创新之路。

国网东营供电公司深研护线爱鸟共赢之法,东方白鹳连续五年在此筑巢繁衍,引发各界媒体持续关注。

近年来,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坚持与时俱进、科技赋能,探索构建“鸟线共生”卓越供电服务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鸟眼小管家。

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合作,为东方白鹳安装鸟环,精准定位迁徙动态。搭建鸟类数据监测平台,根据鸟类活动实时定位,结合“电网一张图”杆塔坐标,随时掌握“何时进入东营”“在东营何地”“何时离开东营”,让输电线路防护和东方白鹳保护更智慧。

▲国网东营供电公司鸟类数据监测平台

2.“上、中、下”三维防护。

上方搭“新家”:在容易筑巢的地方装设占位器,同时用“同塔移巢安置法”,在安全位置搭建八边形“观景大平层”,为东方白鹳搭建“安居之所”。

中间有“结界”:安装1.2万余套新型防鸟罩“小红伞”,在鸟粪等异物与绝缘子间构建“安全结界”。

下方装“铠甲”:对790基铁塔的线路、金具等实行绝缘包覆,披上定制“防护铠甲”,安全值拉满。

▲“上、中、下”三维防护

3.“立体巡检+集中监控”模式。

依托“护线爱鸟队”,全面推行“立体巡检+集中监控”模式,利用可视化监控手段,使用远距长焦镜头拍摄,降低对鸟类栖息的干扰。

▲可视化监控图片

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加强线路和鸟巢巡视,当好“护鸟使者”。自2019年“云端的守护”项目实施以来,因鸟类活动引发的线路故障率下降了57%。

▲东方白鹳在输电杆塔上筑巢繁殖

国网东营供电公司树立多方合作、共治共赢的理念,参加由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共同实施的“候鸟生命线”公益项目,构建起多方共建、协同联动的“护线爱鸟生态圈”。

目前,这对东方白鹳夫妇正在对鸟蛋进行轮流孵化,它们每隔一个小时交班一次,整个孵化过程将持续约30天。让我们共赴一场关于生命与守护的浪漫之约,见证东方白鹳宝宝的破壳时刻!

信息来源: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作者:郭轶敏 高颖 王同同 李恒发

来源: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编辑: 王春令
责编: 王全
主编: 刘畅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