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5日讯 近年来,嘉祥县稳步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以南部山区为主要区域,曾经伤痕累累的13,813亩废弃矿山如今正在“愈合”,实现绿色重生。
初春时节,沿着纸坊镇钓鱼台山的山坡缓缓向上,各类植物错落有致地分布,脚下的植壤土层厚实而富有生机,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
嘉祥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矿山资源丰富。石材开采曾是嘉祥县的支柱产业,山石开采加工户最多时有2000余家,常年从业人员10万余人,由此带来的却是嘉祥县近三分之二的山体被破坏。2022年起,嘉祥县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总投资7.17亿元,涉及面积13,813亩,按片区设子项目19个,细分为36个标段。钓鱼台山作为石材开采的最集中区域,成为重点修复对象之一。
生态修复让“废弃矿山” 变 “绿水青山”。截至目前,嘉祥县已完成钓鱼台山、鸡公山、九顶山等5个子项目修复任务,完成修复面积11000多亩。南武山、水牛山等14个子项目、31个标段也已接近尾声,预计2025年4月底可完成全部生态修复工作。
生态修复以来,嘉祥县坚持高起点设计,“一矿一策”编制修复治理提升方案,实行“全面调度+重点核查+网格分区”管理模式,坚持“宜乔则乔、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同步配套建设管护道路、引水上山工程和封山隔离网,落实长效管护机制。现如今,“灰头土脸”的山区不见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渐为常态。
记者 郑春丽 高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