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农好品,链接全球!2025港澳山东周“好品直通车”,今天搭乘青岛组列车!


山海馈赠,品牌领航——解码青岛农产的“蓝色粮仓”密码

青岛,这座山海相拥的东方明珠,不仅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闻名于世,更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孕育出胶州大白菜、马家沟芹菜、黄岛蓝莓、崂山绿茶等227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其中54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0个跻身省级知名品牌。从即墨田野到西海岸果园,从莱西粮仓到崂山茶园,青岛以“品牌强农”战略为引擎,打造出“采食即墨”“胶味领鲜”“莱西有礼”等区域公用品牌矩阵,让“青字号”农产跨越山海,香飘世界。

“胶州白菜赛牛羊”,这棵拥有千年种植史的白菜,叶球紧实如翡翠,生食清甜、炖煮绵软,早在明清时期便是贡品。如今的胶州,将传统种植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智能温控大棚精准调节光照湿度,区块链溯源系统让每棵白菜“身世可查”。2023年,胶州大白菜年产值突破15亿元,衍生出白菜酵素、冻干菜粉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出口至日韩、东南亚,成为“胶味领鲜”品牌的核心IP。  

胶州大白菜

平度马家沟芹菜,以“玻璃脆”质地和空腔无筋的独特品质,被誉为“芹菜皇后”。其种植秘笈在于“窖藏催甜”工艺:冬至前后采收的芹菜,经地窖恒温贮藏20天,糖度提升30%,氨基酸含量翻倍。依托“莱西有礼”区域品牌,马家沟芹菜开发出芹菜汁、芹菜面膜等产品,带动周边8个乡镇形成10万亩种植区,年产值超8亿元,更以每公斤60元的高端价格打入香港City’super、澳门新八佰伴等精品超市。  

马家沟芹菜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北纬36°的黄金纬度与海洋性气候碰撞,孕育出中国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黄岛蓝莓果粉浓郁、甜酸比完美,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10倍,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这里建成蓝莓深加工产业园,推出蓝莓酒、花青素胶囊等产品,并通过中欧班列直抵俄罗斯、荷兰。2024年,“黄岛蓝莓”作为“采食即墨”品牌代表,亮相柏林国际果蔬展,签下2000吨出口订单。  

崂山脚下,面朝黄海的茶园终年云雾缭绕,花岗岩山体渗出的矿泉水滋养出“江北第一茶”——崂山绿茶。其叶片肥厚、栗香高长,茶多酚含量比南方茶高出20%,兼具“南茶北引”60年的匠心传承。如今,崂山茶企引入物联网系统,实现“云上管茶园”,并通过“区域品牌+个性IP”战略,孵化出“晓阳春”“万里江”等子品牌,年产值超12亿元。一盒盒印着崂山风光的手工茶,正通过青岛港跨境电商平台,销往港澳茶楼、日本茶道馆。  

青岛崂山茶园

青岛深谙“品牌就是竞争力”的发展逻辑,构建起“市级统筹、区市发力、企业创牌”的三级联动体系。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农产品品牌联盟,整合“胶州大白菜”“马家沟芹菜”等头部品牌资源,通过统一包装设计、共享物流渠道、联办推介活动,形成品牌聚合效应。在“采食即墨”区域品牌引领下,即墨区整合20家企业推出“田横海参”“金口芹菜”等特色产品,年销售额增长35%;“莱西有礼”则通过“区域品牌+乡村旅游”模式,打造出产加销游一体的产业链,带动3万农户增收。

从黄海之滨到世界餐桌,青岛农产正以品牌为帆,驶向更广阔的蓝海。这里有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有山海馈赠与人文匠心的交融,更有乡村振兴与对外开放的共鸣。当胶州白菜化身高端食材,当马家沟芹菜走进国际展会,当黄岛蓝莓闪耀欧洲市场,青岛正用“一粒种”“一棵菜”“一颗果”讲述中国农业的升级故事。  



来源: 山东三农新闻联播
编辑: 徐芙蓉
责编: 李京选
审校: 郑晓晴
主编: 杨玲涛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