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答记者问|无障碍通道、儿童日托中心……山东好房子保障“一老一小”生活
来源:山东发布
今天下午,在淄博市新东升·福园小区,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现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支持高品质住宅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后,组织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
中国日报记者:
“好房子”要有好的规划设计。请问,在提升“好房子”规划设计水平方面,《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有哪些新的举措?
段秀铭:为推进“好房子”建设,全面提升居住品质,促进房地产转型升级,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理念,省自然资源厅持续优化规划服务保障,提升居住空间多样性,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居住需求。此次发布的《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从四个维度对住宅区规划设计进行系统性升级。
一是优化空间格局。提出住宅小区规划要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建筑的关系,建筑形态要注重地域历史文化传承,突出当地文化特色,建筑群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空间序列,避免单一化或极端高差,营造丰富多彩的空间形态。
二是升级交通组织。提出要构建“双安全+双便利”交通体系,地上地下双轨家流线实现人车分流,主入口设置10米缓冲带并合理布置快递区等功能空间。车位配建标准不低于1.2辆/户,合理规划独立电动自行车充电区并覆盖视频监控。动态交通设计兼顾急救、物流等特殊车辆需求。
三是全龄友好配套。提出要结合绿化景观,合理设置儿童娱乐、老年人活动、居民健身等室外场地。公共服务设施覆盖文体休闲、邻里社交等多元场景,充分利用风雨连廊、架空层、下沉庭院、屋顶花园等多种形式的公共空间,设置休憩交流设施,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
四是营造绿色生态。提出景观设计要融合功能设施与季相、色叶变化,构建多层级搭配的生态系统。其中,绿地常绿植物占比不小于30%,每百平方米绿地乔木数量不小于3株,植物与建筑的最小间距应满足建筑对通风、采光、消防的要求。
在这方面,淄博市就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涌现出一批“好房子”项目,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比如,此次发布会所在的福园,以创新破局城市更新老大难。将还迁房、市场房以及人才房纳入一个社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将社区花园抬高6米,形成既开放又私密的立体社区;将拆迁范围扩大至世纪路沿线,并坚持沿世纪路向东退后90米,形成2万多平方米城市广场。项目同时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和“淄博市首批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
淄博市民刘欣雨:
我是一名淄博市民,我们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家里有老人也有孩子。想问下,山东在保障“一老一小”对“好房子”的需求方面,都将采取哪些实在的措施?
麻鹏飞:《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在编制过程中,始终贯彻“全龄友好、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针对老年人和儿童两大特殊群体,通过系统性规划与创新设计,全面提升居住安全性与便利性。主要提出以下措施,全链条保障“一老一小”生活品质。
一是智慧安防与无障碍通行协同提升。小区全面推行人车分流设计,降低交通安全风险;归家动线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无接触通行。同时,打造连贯的无障碍通道,单元入口采用平坡入户设计,关注防摔、防撞、避免磕碰的细节措施,确保老年人与儿童通行无障碍。
二是需求导向型配套设施集约共享。《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强调以居民实际需求为核心,构建“基础+特色”复合型配套体系。在基础保障方面,按社区人口密度规划儿童日托中心、健康自检区等刚需设施,满足全龄群体日常需求。在特色功能上,设置共享厨房、工具漂流站、冥想空间等创新场景,通过空间分时复用实现“一室多用”。比如,风雨连廊兼具通行与休憩功能,下沉庭院可转化为社区市集或文化活动场地。同时,配套智慧快递柜、智能充电站等设施,并预留30%弹性空间适配未来需求变化,实现功能集约化、服务精准化与资源高效化。
三是景观疗愈与邻里交互空间融合。突破传统绿化单一观赏功能,打造多层级景观体系,增加邻里交流空间。通过提升绿地率、优化植物配置,营造兼具生态性与参与性的宜居环境,助力老年人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四是全龄友好设计嵌入生活细节。住宅室内强化自然通风与采光,增设隔音降噪措施,提升居住舒适度。卫生间预留适老化改造条件,加装防摔扶手、紧急报警装置;收纳空间系统性优化,兼顾实用性与安全性。弹性空间配置方面,通过设计大空间结构体系,实现弹性利用,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建设成本。针对不同阶段使用需求(如家庭结构变化),支持灵活调整室内布局。
五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升级。响应国家政策,依托“齐鲁红色物业”平台,拓展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居家养老服务场景,提供远程医疗、家政服务、代管代维修等增值服务,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实现集约利用、共享共建、弹性配置、错位布局、分时使用,切实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
通过上述措施,将对“一老一小”的关怀贯穿住宅建设全生命周期,以达到安全性、便利性、幸福感全面提升的目标。
香港大公文汇记者:
“好房子”质量是关键,请问,山东此次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在提高新建住宅的质量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如何推动相关要求落实落地?
李伟:《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以提升住宅质量为核心目标,从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到质量易发问题防治及居住体验等多方面入手,通过设计、施工、查验交付到物业运维,全面提升新建住宅的整体品质。
首先,聚焦结构安全,提高设计标准。一是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年限按照70-100年进行耐久设计,确保住宅在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高层住宅建筑外墙优先采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或干挂技术,既能提升保温性能,同时减少外墙保温脱落、开裂、渗漏的风险,增强建筑耐久性。三是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管线分离,便于后期维护和改造,提升住宅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直击质量易发问题,细化防治措施。项目开工前应编制住宅工程质量易发问题防控任务书,对隔声差、反味串味、渗漏、开裂等质量易发问题,明确具体技术路径和解决措施。一是针对隔声降噪,要求分户墙应采用不小于200mm厚的混凝土墙体;楼板应设置厚度不小于10mm的隔声垫,楼地面与墙面交界处应设置竖向隔声垫;排水立管应采用低噪声管材并包覆隔声材料;设备主机应安装在远离卧室的区域,外机基座应加装橡胶减震垫。二是针对卫生间反味、厨房串味,要采用具有防臭、防虫、防溢流、防干涸功能的地漏,卫生器具管道设排水弯;排烟道采用机制一体化装配式烟道,层间采用刚性承托支撑,外侧满挂热镀锌钢丝网。三是针对渗漏,要求涉水房间及屋面应进行基层、防水层、面层三次蓄水试验检测;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墙体混凝土坎台高度不低于完成面200mm;管道根部、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设柔性防水加强层;外窗洞口窗台宜采用止水企口工艺,外窗安装完成后进行压力淋水试验。四是针对开裂,砌筑墙体应按要求设置构造柱或抱框柱,配电箱应采用预制成型构件;车库地坪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30,厚度不应小于100mm,并设置抗裂钢筋网或掺加抗裂纤维。
第三,严控施工环节,建立溯源机制。一是推进绿色化发展,项目推行绿色施工,使用5种及以上绿色建材认证的材料和部品,保证绿色建筑品质。二是推动智能化转型,倡导智能建造,施工过程采用建筑智能机器人,确保建造效率更高、更好。三是推进可视化验收,实施样板引路制度,对涉及质量易发问题主要防控措施的隐蔽工程实施举牌验收,确保细节精准把控、质量全程无忧。
第四,完善交付保障,提升交付标准。一是在交付前,严格落实分户验收、“先验收、后交付”制度,建设单位邀请购房人提前查验房屋质量,做到质量隐患问题早发现、早整改。二是在交付时,建设单位应提供商品住宅使用说明书和质量保证书,便于购房者装修时使用。三是交付后,严格履行保修责任,认真落实延长质量保修期和巡检制度,保障购房者权益。
以上措施不仅提升了住宅的居住品质,也增强了住宅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绿色、健康的居住环境。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