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先风采 | 宋培忠:审计战线上的“改革先锋”
来源: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审计是党之利器、国之利器。如何让审计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锋芒尽显,发挥独特监督作用?他坚持用改革精神磨砺利器,聚焦重点领域的淤点堵点痛点,靶向发力,深度监督。
从连续两年荣立县委、县政府集体三等功到济宁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从全省审计系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到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他率先垂范,带领党员干部励精图治、担当作为,实现了全县审计工作一个又一个突破。
他是梁山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四级调研员宋培忠,2024年12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表彰为“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
用“金点子”闯难关
梁山县位于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处,正崛起为鲁西南重要物流枢纽、山水人文宜居城市。让老百姓尽享发展红利,让党的好政策在梁山落地生根,审计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2019年,作为县委“笔杆子”“智囊”的宋培忠调到县审计局工作。但全局仅有30多人,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让他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扰。
绕着走还是闯过去?生于梁山长于梁山,在县委政策研究室等多个岗位上摸爬滚打30多年的宋培忠珍惜机会,决心干出个名堂。
“人手不足,就集中力量抓大事;人手不精,就边干边学长本领!”信奉“穷则思变”的宋培忠挑起重担子,走上探索之路。
他沉下心搞调研,了解到,全县有各类学校148个,但大多数多年未接受过审计,教育行业“末梢”缺乏监督。
“有盲区,就得扫除;有问题,就得解决!”他提议下沉审计力量,“一竿子插到底”,对教育行业开展一次全方位审计“体检”。
消息传开,局里先炸开了锅。有人说他“蛇吞象”,有人说他“太外行”。宋培忠却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他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2022年6月,梁山县审计局启动全县教育体育系统政策落实及财政财务收支专项审计。这是梁山首次系统性实施教育行业审计,广受关注。
为了做足准备,宋培忠当起领头羊,实行扁平化管理,组建研究团队吃透政策、摸清实情、掌握底数。
“做研究,没有捷径可走!”他们下起笨功夫,费尽心思收集了各层级事关财政资金、学前教育、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政策109项,聚焦审计主责主业,详细梳理出教师培训、食堂管理、工程建设等20多个模块的158项审计事项。
待有了眉目,宋培忠领着大家继续“合并同类项”,分清轻重缓急,确定了教育政策执行、专项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管理等7类19项重点审计事项。
难题接踵而来!如何从148个学校中找准切入口?如何摆布有限的审计力量?怎么样高质高效推进审计?宋培忠保持沉着冷静,一个个破难关、解难题。
他们选择硬刚难点,对县直属学校应审尽审,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基层学校实行审计全覆盖,重点涉及48个学校。抽调8人组成审计组,先行选择一个学校“解剖麻雀”,验证工作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查缺补漏、定实举措。
可人少事多,极易让审计浮于表面、深不下去!对此,宋培忠想点子、找窍门,多次协调县纪委监委、县委巡察办,促成审计同教育行业专项巡察贯通衔接、同频共振,借纪检监察、巡察监督的优势资源,助力审计查准查深查透。
最终,在宋培忠顶住重重压力下,审计组历时4个多月,查出收费管理、学校食堂监管、工程项目质量等方面的问题78项,移送破坏教育公平、侵害学生利益等领域的案件线索37起,推动建章立制52项,刹住了教育领域的歪风邪气。
这一项目破天荒地荣获2023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彰显了威慑力,提振了精气神,也闯出了梁山县推进行业审计、做实深度监督、强化系统治理的路子,成为济宁市“十大改革创新引领项目”。
敢啃最硬的“骨头”
近年来,梁山县拿出“真金白银”,大力改善提升城乡面貌。这些政府投资质量和效益如何,是否存在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有无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宋培忠把社会焦点转化为监督重点,将审计触角延伸至投资项目。
可工程领域利益错综复杂、盘根错节,治理难度极大!有人替宋培忠捏把汗,也有人质疑他打自己的“小算盘”。宋培忠习惯用行动证明、用结果说话。
“要当先生,先当学生!”2022年,他领衔调研组,历时3个月,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从十个环节系统剖析了项目建设中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坚持靶向治理,论证提出了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十条建议,剑指城市建设、水利交通、乡村振兴等众多领域。
藏着掖着还是如实上报?敢于破局还是随波逐流?面对诸多无形的重压,宋培忠横下一条心,选择迎难而上,挑最硬的骨头“啃”,“改革,就得动真格!”
对审计献出的“锦囊妙计”,县委、县政府如获至宝,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对投资项目管理进行制度重构和流程再造,责成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相继出台《梁山县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办法》等14项制度,对工程变更、建设控制、资金拨付、绩效评价等重点环节,扎紧制度“笼子”,形成监管“闭环”。
随着投资项目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宋培忠坚持刀刃向内,狠抓自我革命,大胆开展投资审计转型的探索与应用研究,推动县政府出台《梁山县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管理办法》,让审计人员从工程管理、竣工结算中跳出来,回归监督本位,既当好财政资金“铁笊篱”,又当好项目建设“护航者”,不畏挑战、秉公执法,斩断工程领域腐败利益链。
在宋培忠不遗余力狠抓下,梁山县致力于“让工程在阳光下运行”,对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开展跟踪审计、问责问效,让审计“带电”“长牙”。对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突出问题,更是瞪大眼睛,明察秋毫,把“水分”挤出来、把规矩立起来。他们的做法入选全省审计系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并在全省研究型审计工作推进会上获得示范推广。
“一沙一石关乎百年大计!”历时1300多天,梁山县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审计核减工程款5.79亿元,整改问题39个,让滩区群众住上“安心房”,县审计局荣膺县委、县政府“先锋奖”;历时半年,梁山县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审计查出问题66个,移送案件线索35件,推动建章立制35项,荣获2024年全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有人曾问他,查了那么多问题,得罪了很多人,怕不怕?宋培忠憨然一笑,“心底无私天地宽!”
织密审计“监督网”
从一名审计“新兵”到经历一场场风雨洗礼,宋培忠对审计工作加深了认识、激发了热忱。
如何让审计“监督网”更细更密、“如影随形”?他花心思寻找最优解,“干一事,就要成一事!”
梁山县下辖2个街道、10个镇、2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670多个行政村,涉及面广,资金量大且链条长,单纯依靠审计机关监督,难以为继。
“从源头解决问题!”2023年8月至10月,宋培忠埋头开展调研,系统摸排乡镇街道财务管理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直击资金使用、内部控制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令人触目惊心。
对此,他把目光放长远,向县委、县政府作了专题报告,提出“筑牢内部审计‘第一道堡垒’”的建议。有人提出疑问,“会不会增加基层负担?”宋培忠胸有成竹,精心下起一盘“大棋”,重塑监督格局,赋能基层治理。
在宋培忠协调各方、有力推动下,梁山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抢抓机构改革机遇,在各乡镇(街道、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办公室设立“内部审计组”,依据辖区规模,定编2-4名,聚焦经济活动、“小微权力”、涉农资金、群众诉求等事项,独立行使经济监督职能,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审计的力度和温度。
“小团队”亦能发挥“大作用”!宋培忠集中精力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悉心“指路子、教法子、做样子”,编印操作规程,建立网格员工作制度,安排审计人员“一对一”分类对接,“点对点”提供服务,让内部审计步入正轨。
“点”上突破牵引“面”上跃升。对此,宋培忠审时度势、趁热打铁,把内部审计触角延伸至县属企业。他亲力亲为,拿起研究这把“金钥匙”,对7个国有融资平台资产质量和运营风险开展了细致入微地调查,摆事实、讲道理,针对企业暴露出的管理漏洞,推动县委、县政府实施县属企业总审计师派驻制度,建立“总审计师+内部审计”全方位监督模式。
“国有资产不是任人宰割的‘唐僧肉’!”宋培忠推动县属企业总审计师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既当感知经济风险的“探头”,又围绕绩效、管理、工程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监督,扎实国有资产监管“篱笆”。
宋培忠还倡导成立全县内部审计人才库,加大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联动力度,推动权力集中、资源富集、资金密集的重点行业建立审计制度……
最终,他们的做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并再次入选全省审计系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一家县属企业还荣获“全省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在2023年全省内部审计工作培训班上,宋培忠阐述道,“只有监督体系健全了,才能一体推进‘防病、查病、治病’!”
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战,宋培忠依旧惜时如金、立志求远,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成为审计干部,是我一生的幸运!”宋培忠说道,“我要在有限的任期内,为审计事业做无限的奉献!”(作者:郑茂霞 丁允保)
来源: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编辑:韩苗苗
校对:李成雷
轮值联审:邵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