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言·主播评|容错免责让“敢为者”吃下“定心丸”

  

江苏淮安一名干部在推进重大项目时,因创新审批方式被认定违规,但最终获容错免责并晋升。这起案例,让我们看到了“违规”背后的担当精神,恰似一缕清风,吹散了“多干多错”的顾虑。

重大项目审批遭遇“卡脖子”时,是墨守成规当“太平官”,还是创新突破做“排头兵”?谢某某选择了后者。他推行的容缺审批,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把“串联审批”变“并联推进”,用制度创新抢出3个月黄金工期,为企业节省200余万元。这正印证了“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的硬道理。

纪委监委的认定结果释放出鲜明信号:以制度为敢闯敢试的担当者撑起“容错保护伞”,用政策为开拓进取的改革者筑牢“免责防火墙”,推动干部从“怕担责”向“勇担当” 转变。从一纸“免责通知书”,到一张“晋升通行证”,这套组合拳,正是“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生动注脚,让敢干事者吃下“定心丸”,为能干事者搭建“大舞台”,充分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澎湃动能。

当前高质量发展正需闯关夺隘,我们需要更多这样“在规则中找路径,在红线内划空间”的智慧担当。毕竟,改革路上最大的风险,不是试,而是不敢试。

文/靖晓红 陈一钊

来源: 闪电新闻
编辑: 陈一钊
责编: 靖晓红
审校: 李娜
主编: 郭常宏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