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济南这个“白胖子”是干啥的?
来源:济南宣传
7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社交平台“X”(原Twitter)发帖,点赞济南基坑气膜:中国东部城市济南刚刚建成了一个50米高、2万平方米的充气穹顶,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充气穹顶,目的是为了创造更清洁、更安静的建筑工地,减少对周边社区和环境的影响。
谁是“白胖子”?
近日,在济南市历城区洪楼商圈的百年教堂与山大校园旁,一座高50米、面积2万平方米的白色巨膜拔地而起,这个被市民戏称为“白胖子”的科技造物,正是“洪楼1905项目”项目引入的全市首座气承式基坑气膜系统。
这顶科技穹顶的升起,不仅为项目撑起了一片无尘天地,更标志着济南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洪楼1905项目”是什么项目?
“洪楼1905项目”是济南规模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该项目由央地强强联手——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历城城发集团合资的全福河公司倾力打造。
项目占地31亩,建筑面积达7.7万平方米,以“街区+MALL”模式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深度整合洪楼百年教堂、百年山大文化底蕴及全福河生态景观资源,构建“环山大产业创新圈”,塑造济南“中央创新区”的城市会客厅。
这片镌刻着济南记忆的土地,即将蜕变为融合文旅、商贸、科创的国际潮流街区,承载着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宏大愿景。
“白胖子”有什么作用?
高定位伴随高难度。“洪楼1905项目”地处历城区核心区域,周边学校、景区、住宅众多,降噪抑尘要求极为严苛。既要兑现城市发展愿景,又要破解核心商圈“施工即扰民”的现实困局,一场以绿色低碳为引领的技术革新势在必行。
6月14日,一顶高50米、覆盖2万平方米的银翼穹顶在洪楼商圈缓缓升起,为工地戴上智能“金钟罩”。
这项创新科技以“一膜三防”的优势给出破题方案——全封闭结构犹如一道生态屏障,强力阻隔扬尘,降低噪音达80%以上,同步抵御雨水渗透,实现环保、静音、雨季施工三重保障。
这不仅告别了传统施工现场的扬尘噪音困扰,更让雨季施工不再看天吃饭,以全时段施工的效率优势,为城市更新按下“加速键”。
技术革新不止于此,气模采用的PVDF膜材涂层反射热能,制冷供暖能耗仅为传统建筑的10%—25%,年均减少颗粒物排放超10吨,让“绿色施工”从口号变为可触摸的科技实践。
更令人称奇的是其智能内核,百米级超大跨度空间释放作业面,重型机械运转无阻;PLC智能控制系统实时调节室内环境,实现无人值守;抗风雪设计达50年一遇标准,ATS电源应急系统筑牢安全防线。
当传统建筑工地还在与扬尘高温苦苦鏖战时,这层“银翼保护罩”已悄然开启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新范式,重新定义绿色施工的内涵与外延。
理念觉醒,献礼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从工程思维转向生态思维,“洪楼1905项目”的气膜实践,以创新科技巧妙平衡建设与环保,开启智慧建造新时代,这是济南在绿色转型道路上的坚定决心,更是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刻觉醒。
近年来,济南聚焦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降碳增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聊热入济”工程等重大能源领域项目建设,坚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供给和消纳两端同时发力。建成温室气体 “天空地” 一体化监测网络,可实现全市域、多指标、长时段温室气体智能跟踪监测,先后获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全国碳监测评估试点。
此外,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园区;宏济堂制药、力诺阳光等多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市级绿色工厂;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和塑料污染治理的加强,进一步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在这座城市,发展的每一步都踏着绿色的韵律,生长的每一刻都浸润着人文的温度。这是对“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执着追求,也是对市民负责、对未来审慎的坚定承诺。
编审:张笑 李冉 周霞 徐栩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济南宣传
欢迎投稿
jnxcrs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