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见|及时回应问题才是真“冀时办”

近日,河北省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冀时办”被网友爆料存在评价提交异常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据网友反映,在“冀时办”客户端和小程序进行评价时,选择一星和二星的“不满意”评价无法提交,只有打三星以上的“满意”评价才能成功提交。不仅如此,无论用户打出何种评价,评价数据似乎都未真实计入系统。从去年开始,就陆续有网友反映这一“怪事”,但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冀时办”作为河北省重点打造的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其口号是“为美好生活加速”,旨在通过整合各类政务服务事项,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办事渠道,实现“指尖办、掌上办、随手办、随处办、随时办”,在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便利化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然而,此次评价系统出现的问题,却让这一原本便民利民的平台陷入舆论漩涡。

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评价机制,本意是通过收集用户反馈,了解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优化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而“冀时办”只允许提交三星以上的“满意”评价,无疑使评价机制沦为形式,无法真实反映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意见建议。这种“只许满意”的设置,不仅可能掩盖平台在功能、服务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更会让群众对平台的信任大打折扣。在网络舆论场中,不少网友对此表示不满,质疑平台是否真正重视群众声音,是否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一些网友直言,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是对群众监督权的漠视,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从技术层面看,“冀时办”评价提交异常或许只是系统出现的一个“bug”。但这个“bug”持续存在,却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平台运维管理方面的漏洞。在数字化时代,政务服务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一个小小的技术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用户对整个政务服务体系的信心。相关部门在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排查和修复,同时向用户发布公告,说明情况并承诺解决时限。然而,在此次事件中,面对网友的质疑和媒体的调查,河北相关部门始终未进行有效回应,这种“鸵鸟式”的应对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发酵。

在舆论监督日益强化的今天,政务服务平台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回应群众关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有媒体报道称,浙江省的“浙里办”平台在设置差评自动触发督办系统后,2024年差评整改率高达97.6%,通过将群众的负面评价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动力,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广东省则对连续3个月差评率超10%的部门启动专项巡察,以严格的监督机制倒逼部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这些成功经验表明,只有真正重视群众评价,畅通群众反馈渠道,才能让政务服务平台更好地发挥作用。

“冀时办”作为河北省政务服务的重要窗口,应当深刻反思此次事件带来的教训。一方面,要立即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评价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和修复,确保评价机制能够真实、准确地记录用户反馈,让群众的“不满意”也能及时被听见。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平台运维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系统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面对群众的质疑和舆论监督,相关部门要主动发声,积极回应,以真诚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取信于民。只有这样,“冀时办”才能真正实现“为美好生活加速”的承诺,成为让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平台。

来源: 闪电新闻
编辑: 贾延蓉
责编: 朱富金
审校: 穆楠
主编: 郭常宏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