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戏宇宙》第四季“经典季”重磅回归。首期聚焦经典戏剧IP“牡丹亭”,首播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全网短视频传播量破亿次,互动量超两百万。“何赛飞现场教学如何‘嗲’”“单雯揭秘昆曲演员眼神会说话”等多条短视频单条传播量破千万,点赞超20万,引发网友热议;节目还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妇女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权威媒体点赞推介。《戏宇宙》经典季再度点燃全民赏戏、学戏、传戏的热情,掀起经典戏剧导赏热潮。
7月5日(本周六)20:30,第二期节目即将播出。本期邀请苏州籍京剧名家王珮瑜作为经典寻访人,和主持人辛凯一起在苏州探访经典戏剧IP“赵氏孤儿”的台前幕后故事。节目嘉宾将分别探访评弹、豫剧、音乐剧版的“赵氏孤儿”,解锁三个戏剧段落,完成剧目导赏,邀请剧目主创讲解,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经典IP的多重魅力。
评弹演绎吴侬软语版赵氏孤儿
王珮瑜时隔38年再唱评弹
评弹艺人的三弦一响,整个姑苏城便洇开了水墨;碧波画舫漾起的涟漪,吴侬软语从琵琶弦上滑落。在苏州著名的“盘门三景”间,王珮瑜和辛凯共同欣赏了评弹演员姚依依带来的《赵氏孤儿》选段表演。评弹是一种用吴语进行表演的曲艺形式,与昆曲、园林一起并称为苏州的“文化三绝”。
作为苏州人,王珮瑜从小学习琵琶,并在老师的建议下学习评弹开蒙,时隔38年,王珮瑜再度演唱评弹《新木兰辞》,“唧唧机声日夜忙”,儿时的记忆在江南水墨中氤氲,苏州文化也塑造了她敏锐、秀雅的性格,更是培养了她对艺术的感知力。正如王珮瑜所说,评弹艺人有眼界、有知识,师承有自,才将百年的评弹艺术代代流传下来。
豫剧名家李树建演绎《程婴救孤》
哭戏0帧起手爆发力惊人
随后,节目嘉宾来到近百年历史的开明大戏院,在这里,他们欣赏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豫剧名家李树建主演的豫剧《程婴救孤》十六年选段。据悉,这一剧目在二十二年间已经演出了两千多场,下乡演出场观过万,非常受观众喜爱。李树建作为本期的经典讲解人,不仅向大家介绍该剧目的故事脉络,更是和经典寻访人王珮瑜深入探讨这一经典IP分别在京剧和豫剧行当的创作、改编和融合。王珮瑜盛赞:“在李树建的表演中看到了京昆的规范和豫剧的特色,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创新。”
节目现场,李树建专门展示剧中的哭戏表演,他将程婴丧子救孤的锥心之痛转化为具有超强震撼力的戏曲表达,结合内蒙古的呼麦唱法,以极具感染力的悲情表演让王珮瑜眼含热泪。对于网友对其“李大哭”的称号,他幽默回应自己是“最早拥抱互联网的戏曲人”。李树建回忆剧团初期的辛酸往事,因剧团面临严重财务危机,为筹得5万元经费,连续三天在坟前哭唱挽歌。“跌倒了,爬起来,走下去。”正如他所说,最终筹得的这笔经费保障了杭州演出,剧团改编剧目《程婴救孤》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奖等14项国家级大奖,成为豫剧代表作。
音乐剧《赵氏孤儿》跨文化表达
音乐与视觉的东方美学
音乐剧《赵氏孤儿》作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标杆之作,以西方音乐剧形式重构了中国古典悲剧。通过虚实相生的东方美学与莎士比亚式悲情,实现了传统故事的当代转译。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音乐剧《赵氏孤儿》徐俊介绍了剧目的创作故事,谈到经典,徐俊表示:“戏是基础,思想是灵魂,音乐是翅膀,这三者必不可少。”其中,郑棋元饰演的程勃承担了剧目近半的唱段,《绝不可以》以气声哽咽与高频颤音刻画人性挣扎,郑棋元表示,他非常希望音乐剧《赵氏孤儿》可以走出国门。让外国人也感受到东方美学。
依托“登临计划”——首届中国戏剧经典保留剧目展演季活动,本季《戏宇宙》回归经典、聚焦戏曲本体,选取四个经典戏曲IP,通过真人秀探访的方式,以“戏曲+经典解读”的形式,解锁与该经典剧目相关的院团或演员,挖掘该经典剧目台前幕后人物故事、创排故事、深厚的地域人文底蕴,以“经典保留剧目展演”为出口再现经典。据悉,“登临计划”——首届中国戏剧经典保留剧目展演季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联联合主办,由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文投集团、山东卫视承办。
当《戏宇宙》的聚光灯再次照亮这出流传百年的经典戏剧IP“赵氏孤儿”,观众看到的不仅是程婴衣袖上的血泪,更是一个民族关于义与勇的永恒叩问。弘扬戏曲文化,传播经典之美。《戏宇宙》经典季,7月5日(本周六)20:30播出,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