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光强
据网络平台数据,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5.74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这部《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既让我们沉醉于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也能从中汲取诸多启示。
01 / 人生不过三万天,勇敢闯出浪浪山
小猪妖连续三年考不进“体制内”的“大王洞”,蛤蟆精揣着对“玖玖捌壹”工牌的执念,猩猩怪深陷社恐泥沼难以自拔,还有黄鼠狼精从喋喋不休到沉默寡言,像手里的铲子那样逐渐磨平了棱角……
影片巧妙地借《西游记》的外壳讲述“草根班子”拼团取经的故事,打破了我们对传统经典的固有认知。在“公路片”式走走停停的叙事结构和节奏中,每一个平凡的小妖怪虽然没有孙悟空那般神通广大,却跃动着普通人的身影,更引起了职场“打工人”的共鸣。
“他们可以取经,我们凭什么不可以?”相信很多人对这句台词印象深刻。看似荒诞不经,实则直击人心,与片尾那句“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遥相呼应。
有时,我们会艳羡同行出类拔萃,会感慨朋友进步飞快。其实,答案很简单:当你犹豫是否出发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在路上了。
扪心自问,初入职场时那股“没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傻气,还剩几何?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有没有“越是艰险越向前”?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敢不敢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02 / 坚定信念且向前,不惧眼下浪浪山
从极致错位到贴合原位,除了出发的果敢,《浪浪山小妖怪》教会我们的第二个关键词——信念。
“四小只”籍籍无名,但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善恶判断。黄鼠狼精拒绝假扮“四大天王”抓唐僧以求“长生不老”,坚持要靠“取经成仙”;左右摇摆的蛤蟆精,在关键时刻助攻,合力救下被抓的孩子们;面对强敌追赶,小猪妖挺身而出,毅然使出“一辈子只能用一次、用完便会被打回原形”的大招;“爱哭包”猩猩怪,凭借着心中的那份善念,喊出“我是齐天大圣”,成为令人泪奔的经典名场面……
坚定的信念,一方面源自我内心的坚守,另一方面离不开家人陪伴的力量。
妈妈嘱咐小猪妖“一天至少四壶水”“跟着大王好好干,争取早日修炼成精”,这些亲切的对话场景,不仅让角色更饱满立体,也勾起了观众对家庭的温暖记忆。
取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长更是这样。
考试成绩下滑、工作遭遇不顺、生意碰到挫折,或许你会为这些辗转反侧、徘徊不前,但正是这些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注定会让你邂逅更好的自己——为了梦想咬牙坚持,我们就要勇毅笃行,为了家庭不断奔跑,我们定要挺膺担当。
03 / 风雨同舟常相伴,何处不是浪浪山
古希腊、古罗马的故事讲述方式,大概可以分为“正常世界-冒险召唤-拒绝召唤-遇见导师-跨越门槛-冲突经历-掌握本领-经历磨难-奖励回报-回归之路-凤凰涅槃-王者归来”等12个阶段,并被广泛应用到文艺创作中。
其实,无论是电影,还是做事,我们往往注重结局,或大快人心,或温馨团圆。《浪浪山小妖怪》一路笑料百出、险象环生,最后“山寨取经团”打败黄眉怪、完成逆袭,令人拍手称快。当然,弥勒佛的哈哈一笑、孙悟空的四根毫毛、村民的供奉等等,也都留给观众无限遐想的空间。
翻过这座浪浪山,可能是无垠旷野,也可能是另外一座高耸入云的浪浪山。每个浪浪山的“无名之辈”,心里都装着一个“取经”的宏大梦想;每个走出浪浪山的人,本身就是在取着属于自己的“真经”。
相信只要有奔头,就有干事创业的劲头;只要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只要勤勉务实、奋发有为,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中独一无二的主角,都能成为自己的“斗战胜佛”。
正如电影主题曲《重如尘埃》里唱的那样——是妖是怪又怎样?抬起头浩浩荡荡,穿过虚假的战场和现实的巨浪,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