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2日讯 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山村,到“全国文明村”,沂源县燕崖镇朱家户村实现了华丽蜕变。如今,这里处处皆风景,人人讲文明。
每天上午十点,村民朱化平都会拿着扫帚出门清扫街道,虽然不是村里的保洁员,但是打扫门前屋后和村里的公共区域成了他每天都会干的事。在朱家户村,自觉维护村里的干净整洁,是很多村民的习惯。沂源县燕崖镇朱家户村村民朱化平说:“村里也没有什么强制性的,但是都是自发的,只要是在家里的,都没有说不去的。”
村民自发维护村容村貌,是朱家户村深化村民自治的一个缩影。如何让这份主动性从环境美延伸到心灵美?村里给出了答案:用制度培育习惯,用榜样传递美德。沂源县燕崖镇朱家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孟祥刚说:“好婆婆好儿媳这种活动,我们每年都有评比的活动,个人都以荣誉为主要观念,积极性都非常高,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村里的文明风气越来越浓厚。”
自治彰显温度,法治体现力度。在朱家户村的法治书屋,各类法律书籍整齐陈列,村民可以随时取阅,熟悉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沂源县燕崖镇朱家户村村民赵公庆说:“书屋里的书都很全,关键是法律这块,通过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增强了咱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我觉得很好。”
文明乡风不仅美化了乡村,更赋能了产业发展。游客们喜爱的,不仅是朱家户村的自然风光,更是这里窗明几净的村容、热情好客的村民。沂源县燕崖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刘璇说:“打造了目前是有8套民宿,有20间客房,Wifi、电脑、电视这些都一应俱全。”
自治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法治筑牢社会公平底线,德治浸润村民淳朴心灵。朱家户村的文明实践生动证明:乡村振兴,既要塑造外在形象,更要铸就内在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