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8日讯 7月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山东省道德模范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二场,邀请3位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代表讲述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
刘真标,是枣庄市滕州市龙阳镇学区党委书记、主任,也是凫山快乐成长营、龙山快乐成长营的创办者。快乐成长营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2023年7月,刘真标应邀参加全国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分享了“快乐成长营”的故事。他本人也获评中国创新型好校长、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好人等荣誉。
从教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有温度、有健康、有亮点、有质量”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之余积极关注农村困境儿童成长,资助7名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
刘真标小时候家境贫寒,几度面临辍学。当时他的老师孙房园了解情况后经常帮助他。孙老师生活并不宽裕,却时常给他烧上一锅“疙瘩汤”改善生活。怀揣那颗爱的种子,他毕业后便扎根乡村任教,教书育人、扶危济困也成为他的信念。刚参加工作的6年里,他先后为经济困难学生捐助了3万余元,工资卡因此常常“青黄不接”。
1998年,教学之余他发现学校里部分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还经常会有中午吃不饱、吃不好甚至吃不上的情况,便自掏腰包租赁民房办起了困境儿童关爱室,让42个家庭贫困的男孩子常住下来。白天他给他们做饭,晚上陪他们看书学习,夜里一起睡大通铺,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毕业。后来,这些普通乡镇中学的孩子里有10人考取了省重点中学。
在乡村教育道路上默默行走了30多年,刘真标逐渐意识到,对于农村困境儿童来说,爱的缺失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痛点,家的温暖是他们心心念念的港湾,他们不仅要让孩子的生活有保障,还要为他们的将来做打算,而这些是他个人力量所不能及的。于是他开始思考利用闲置校舍,召集更多的志愿者,设置更丰富的服务项目,为“想家”的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园,就这样,凫山快乐成长营、龙山快乐成长营相继开营了。
目前,龙山快乐成长营共有来自20个村庄的76名孩子,他们为他们免费提供了统一服装,配备了学习用品,根据志愿者特长开设了烹饪、舞狮、高跷、雕刻等19个社团,经过培养,孩子们学会了基本生活技能,也变得多才多艺、活泼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