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日照行(节选)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淄川融媒主播陈昕怡,今晚和您分享阿成的文章《日照行》(节选)。

客居日照才知道,有一种味道,是日照的味道。我早就发现,在山东,哪怕是丰盛的宴席,也总会摆上一小碟咸菜,例如肉丝炒咸菜、蒸咸菜或是香油香菜拌咸菜,等等,这是不可或缺的“压桌”小菜之一。不仅如此,山东人还用咸菜包饺子,这就更让人惊掉下巴了。到了日照,坐上餐桌,我心中在猜,山东人在岁月之风的吹拂下,饮食是不是也有所改变呢,还会有一碟小咸菜吗?果然,餐桌上出现了一大盘甘蓝咸菜丝拌猪耳朵丝。没想到,咸菜居然可以这么吃。不及款叙,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真香!虽然依然是咸菜,但并不像先前那样齁咸了,已然是一道美味。又学了一招,心想回到东北一定要依法炮制。之后又吃到了甘蓝咸菜丝炒鸡蛋,并拌有翠绿的香菜段儿。咸菜已然成了正儿八经的炒菜了,为菜肴增添了风味。

山东人做面食更是天下一绝。记得早年我在工厂上班的时候,看到山东籍的装卸工中午竟然自己擀面条吃——厂食堂的饭菜大约不合他们的口味。那位壮实的装卸工擀得满头大汗。他笑呵呵地跟我说,面就得这么擀,得下力气擀,带着对家乡的深情,这样擀出的面才筋道。每一根面条像筷子那么粗,硬硬的。他说,这样的面吃起来过瘾。记得早些年在我家附近有一家山东人开的手擀面馆,我去吃了一次,实惠、筋道。在日照,吃饭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些往事,感叹道,在山东吃饭,绝对饿不着。主人极力推荐当地的“车轮大饼”——顾名思义,是像独轮车车轮的大发面饼。不单是大哟,竟有一寸厚,吃起来有一股浓浓的麦香,醉人的麦香。若是把大饼从中间劈开,加上干炒的辣椒肉丝,或者是虾酱和葱丝,更是风味别具。

吃了美食,自然还得看美景。《日照县志》说:“去海20里,日出初光先照。”看来断不可错过。又说,凌晨4点,是观赏黄海日出的最佳时段。这时段,小城日照宁静得让人感动。我喜欢这种天堂般的静,掏心掏肺地说,我也喜欢这里悠闲的慢生活。有谁愿意像陀螺似的生活呢?俺从喧嚣的大都市走来,更要尽情地享受一番这天然的静谧。

人已站在海边了。看着蒙在一层薄薄的海雾青纱里的玫瑰色朝阳,正慢慢地,从平静的、碧绿的海水中露出头来,然后纵身一跃,喷薄而出。那一瞬间,日照的万种风情展露得一览无遗,美妙不可言矣。正如古人的《春从天上来·初阳台观日出》所云:“早一轮端正,和海色,飞出天东。”说得真好啊!就在这一刻,我突然想起早年在黑龙江的赫哲族乡偶遇的那个外国女孩儿。她千里迢迢到黑龙江的目的,就是看乌苏里江的日出。这样的情怀多么令人动容!人在日照,我才醒悟到,太阳,不仅给了我们光明和温暖,也赋予了世界多姿多彩的颜色。是日照下的日照小城给我上了一堂充满诗情的哲学课!

作者简介:

阿成,原名王阿成,1948年11月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南京传媒学院(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驻校艺术家。著名作家,享受中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作家协会主席。曾经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等多项奖项。代表作有:《赵一曼女士》《年关六赋》《马尸的冬雨》等长中短篇小说。

主播简介:

淄川融媒体中心主播陈昕怡

闪电新闻记者 李畅  报道

来源: 闪电新闻
编辑: 李畅
责编: 王全
审校: 梁延菊
主编: 李翔睿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