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评|无底线的“有求必应”是对社会善意的透支

因为旅客的个人失误,让环卫工人在高温下徒手翻垃圾4个多小时,寻找一块价值几百元的儿童手表,种做法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错位,忽视了对基层劳动者的体恤与共情。

近日,山西大同,“两环卫工徒手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到儿童手表”一事被网友质疑“浪费人力、不体恤工人”。

  

大同城管局“只要百姓有需求就去做”的回应,暴露了制度设计的缺失——不问边界的“有求必应”,看似制造了温情叙事,体现了城市温度,实则是用基层劳动者的超负荷付出堆砌的“自我感动”,它透支着真实的善意,也掩盖了公共服务应有的理性刻度。

真正的文明社会,从来不是用基层劳动者的汗水来丈量,而应在制度层面搭建起更科学精准的服务响应机制,在人性化与专业化之间找到平衡,既高效回应民生需求,也让每一份劳动都得到应有的珍视与善待。

文/靖晓红

来源: 闪电新闻
编辑: 陈一钊
责编: 靖晓红
审校: 穆楠
主编: 崔维莉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