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5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山东是蛋鸡养殖大省,蛋鸡存栏量一直稳居全国首位;山东同时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畜牧业“双病”无疫省。与良好蛋鸡产业基础不匹配的是山东蛋鸡品牌的发展。
根据2024年11月,“蛋品世界”微信公众号公布的“世界蛋鸡30强品牌企业”,中国有3家入选,山东无一入选。“品牌网”统计的“2024年中国十大品牌鸡蛋”中,山东本土企业无一入选。产业强与品牌弱,形成了一种强烈反差。问题存在哪?如何突破?《一线大调研》记者近日走访我省畜牧重点县——巨野县蛋鸡产业,了解来自各方的声音。
点击收听:
点击收看:
巨野是山东蛋鸡第一大县,存栏量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一。2024年底,全县蛋鸡存栏量达到1500万只,年产鸡蛋2.1亿公斤。
在菏泽鑫航禽业有限公司养殖车间,公司经理刘传航告诉记者,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蛋价便宜。“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蛋价便宜。每年都有波动,但今年波动太大,应该是全国的存栏量太多了吧。”
鑫航公司目前存栏蛋鸡有80万只,主要产品为无抗鲜鸡蛋,年产量约12000吨。其中,54%左右的鸡蛋以高于市场价1-2毛钱的价格,销售到国内一、二线城市高端市场,在那里,还有部分鑫航鸡蛋被贴牌销售,价格直接翻倍。
刘传航:“贴牌就是打上他们的商标,价格就贵很多,一斤贵五六毛到一块吧。”
其实,鑫航公司也有自己注册的品牌——鑫航鲜,但目前也仅仅是注册了商标,并没有打出市场。
刘传航:“咱自己也有牌子,也有商标,但是得需要很多人,耗费精力和人力吧。”
除了销售通货,对于市场上很多人热衷的“温泉蛋”、“生食蛋”,鑫航公司经理刘传航说,他们的鸡蛋都能达到“生食”标准,这种“概念化”的鸡蛋虽然售价高,但他们并没有尝试。
就在记者采访的同一时间,来自日本的蛋品销售客商一行正在鑫航公司养殖车间考察。未来三个月,他们将现场驻点逐项检验,为上海市场的日本料理店筛选可靠、达到生食标准的鸡蛋。
考察团人员:“只是来考察生食蛋,达到日本标准才能采购。”
菏泽鑫航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继俭:“他的标准很高,不是光生食的问题,蛋清蛋黄浓度、新鲜度、哈弗(氏)单位、营养指标、农残药残……要求的条件太多了。(有压力么?)没有压力,百分之百保证能达到,有信心。”
菏泽鑫航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继俭告诉记者,一旦顺利打入上海的日本料理市场,这对鑫航公司来说,又将是一个发展新窗口。
刘继俭:“刚日本老板说,日本人在上海有三十万人,每天需要消耗100万枚高端鸡蛋,这是个窗口。咱能抓住这个窗口,对咱有很大帮助。”
一直陪同采访的巨野县畜牧服务中心生产科科长李玉轩对记者说,最近鸡蛋价格达到近五年来的市场低点,这对所有蛋鸡企业都是一个挑战,该如何应对?除了被动“被考察”,企业还是要“主动出击”,在鸡蛋深加工和品牌化方面做文章。
李玉轩:“这是近五年来最低的时期,就是产能过大,全国范围的,下一步就得向纵深发展。”
好鸡蛋如何卖出好价格?如何摆脱鸡蛋通货价格的束缚,闯出自己的市场渠道、把握价格话语权?在掌握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核心竞争力之后,巨野蛋鸡产业如何在深加工、品牌化领域开疆扩土?政府从中要扮演怎样的角色?
点击收听:
点击收看:
巨野县大义镇乡村振兴产业园是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首家进驻企业来自广东——山东巨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蛋制品深加工及蛋类食品开发的专业化企业,公司董事长邓昱说,他们经过国内多方考察,最终选定菏泽巨野,也是看重这里的蛋鸡养殖优势。
邓昱:“最吸引我们的是,他们把产业园定义为以蛋品为主,硬件各方面,包括整体规划,比较符合我们的需求。”
进驻巨野,就近筛选使用产区鸡蛋,同时加价收购,这对当地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来说是个双赢。
邓昱:“在巨野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鸡蛋从鸡舍拉出来,到上生产线是多少天,这对国内大部分企业来说,是没有(做不到)的。”
巨旺公司与产业园去年6月正式签约,园区同步开工建设,今年年初主体建筑完工,巨旺公司开始装修进设备,今年5月进入试生产……整个流程紧凑而高效。
虽然进驻时间不长,邓昱已经看到了巨野蛋鸡产业发展的问题。他认为巨野鸡蛋已经具备了打造“区域品牌”的基础和实力。
邓昱:“巨野虽然养殖非常密集,但鸡蛋的初级加工到深加工,过去几年相对是个空白。我认为农产品产区品牌比自己品牌更重要,比如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有了区域品牌才更容易诞生企业品牌。”
这样的发展思路,巨野县也早有谋划。
巨野县畜牧服务中心主任杨彬介绍说,巨野县虽然已经以2600万存栏量,成为“全国县级蛋鸡第一大县”,但仍存在品牌不响、竞价权弱等问题,未来他们将着力打造地域品牌——“牡丹鸡蛋”,将巨野蛋鸡产业引入更加良性发展的轨道。
杨彬:“我们巨野县的鸡蛋品牌虽然有,但是不响亮。我们准备下一步推‘牡丹鸡蛋’。把牡丹籽作为一种饲料,按3%-5%的比例对蛋鸡进行饲喂,检测发现鸡蛋里面也含有一定量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对身体非常有利。现在标准正在制定,我们以这个为基础打一个区域性品牌——牡丹鸡蛋。到菏泽,看菏泽牡丹,品尝牡丹鸡蛋。我们想把这个品牌做大,唱响唱亮。”
巨野蛋鸡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山东蛋鸡产业发展的缩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秦卓明说,经过近40年时间的发展,山东蛋鸡连续多年保持2亿只左右的规模,是国内名副其实的蛋鸡养殖大省,但“大而不强”是整个山东蛋鸡产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秦卓明:“山东鸡蛋抽检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在国内遥遥领先,特别是在长三角、北京、广州等高端市场影响力很大,占比到30%以上。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大而不强,量很多,品牌少,制约了我们山东蛋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秦卓明同时提到,山东蛋鸡产业有一个现实情况,就是中小规模企业占大多数,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品牌化发展?他建议各地可以因地制宜,探索“区域品牌”等不同方式,合力打造。
秦卓明:“山东省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100万以下的企业为主,打造企业品牌的确存在难度。可以通过地域品牌,像巨野,由当地政府或者协会出面,把中小企业养殖户联合起来,统一饲料、统一包装、统一管理,通过统一服务打造地域性品牌。这里面就需要政府部门在监管等方面做很多工作。”
山东台特约评论员、省政府参事宋传杰认为,品牌,既包含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和信任,同时也体现企业的市场承诺和社会形象,是一个综合认知体系,必须两者相结合。品牌的培育不仅仅是精力和人力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产品必须经得起标准的检验和消费者的检验,同时要有一定的影响力。“是不是走向高端?品牌是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绝不是快销品的营销做法,而必须建立在一个长期互信关系基础之上。”
宋传杰说,巨野县的蛋鸡产业发展在国内首屈一指,是当地政府、职能部门、企业等多年深耕的结果,目前正在做的产业链延伸也值得称赞。放到整个山东层面,对于蛋鸡企业规模中小企业居多的情况,应理性看待。
“要尊重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尊重当前业已形成的蛋鸡产业格局和业态。与此同时,打造地域品牌,或是品类品牌,都可以,但要注意:让市场归于市场,行政归于行政,不要错位。在此基础上,找到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