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天眼”之父致敬,清华大学首次公开南仁东课堂笔记

8年前的9月15日,“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逝世;8年后的9月15日,清华大学首次公开了南仁东在校读书期间的部分手稿、画作、课堂笔记和老照片等。

南仁东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建造出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此次清华首次公开了他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生证,以及其使用过的教材和课堂笔记。

南仁东在清华大学的学生证

南仁东在清华大学的毕业证

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还原出一位多才多艺的校园“学霸”。1963年,吉林省理科状元南仁东成为清华无线电电子学系无9045班的学生。清华校史馆陈列着一套圆规,是他参加绘图竞赛获得的一等奖奖品。南仁东的同班好友黄金生回忆,不管多难的数理方程习题,他总是最先答完,不管多复杂的机械制图,他都能“徒手画出漂亮的图形”。


南仁东参加绘图竞赛获得的一等奖奖品

本科时期,南仁东也“追星”,地点是校园草坪。他常与同班好友一起,躺在草地中央仰望苍穹,与星空对望。他还钟情绘画,喜欢写诗和摄影,借阅赏看清华图书馆里的中外画集。冬日的窗玻璃是他绝佳的“画板”,雾气一凝,随手一画,绘出一幅幅同学的卡通像。


南仁东手绘的清华大礼堂

这些珍贵的老物件由南仁东夫人郭家珍捐赠给清华档案馆。她说:“清华是老南一生的骄傲,他一直以自己曾经是一名清华学生感到自豪。”清华表示,公开南仁东在校期间的老物件,希望青年师生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 孙延泊
责编: 王全
主编: 田进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