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视4K超高清打造满屏皆精品的视听盛宴

      作为首批建设的九省市超高清卫视主频道之一,山东卫视4K超高清频道9月28日零时起接入全国31省(区、市)有线电视和IPTV,并在中国视听、闪电新闻等新媒体客户端同步上线,为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用户提供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视听体验。

  

       建设山东卫视 4K 超高清频道,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系统性变革的重要实践,是全面落实广电总局“超高清发展年”工作部署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安排的具体行动。对山东广播电视台来说,山东卫视 4K 超高清频道开播,是继 1994 年山东卫视首批上星、2023 年海看公司率先上市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让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
以超高清技术赋能文化节目创作

       近年来,山东广播电视台坚持新闻立台、文化强台、融合兴台,提升优化新闻节目矩阵、文化节目矩阵、新媒体产品矩阵,持续推出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精品力作,构建起丰富多元的内容产品矩阵。涌现出多个文化节目品牌,如《黄河文化大会》《戏宇宙》《行进中国》《超级语文课》《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馆长来了》等文化综艺节目,《大河之洲》《大泰山》《长山列岛》《城子崖》《武梁祠》《昆嵛》等文化纪实节目,它们构成了山东卫视文化节目的独特气质和鲜明特点。

  

      贯彻落实总局“超高清发展年”重点任务,山东广播电视台举全台之力,以超高清赋能精品创作,充分发挥超高清技术特性,提升节目的艺术性与感染力。在山东卫视4K超高清频道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内容和超高清技术的融合,注重用互联网思维和新技术特点改造文化节目创作生产流程,让新技术为内容创作服务。2022年以来创作的文化纪实节目、山东春晚,今年新录制的文化综艺节目,全部实现4K超高清制作,节目品质与画面呈现实现跨越式突破。

AI赋能、自主创新
以硬核技术驱动制播体系重构

      当前,AIGC已经从“创作工具”向“生态级基础设施”演进。“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用AI赋能超高清技术系统建设,对于重塑内容生产逻辑与产业协作范式、实现降本增效与模式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部署,自 2019 年以来,山东广播电视台将 4K 超高清建设作为重大战略工程扎实推进。从购置 4K 摄录设备、升级 4K 制作网络到打造 4K 转播车,从架构演播室集群、搭建后期桥岛网到建设 4K 媒资系统,全面建成采集拍摄、后期制作、媒资管理、播出控制、传输分发五大系统,重构了广电发展技术底座。建设过程中,坚持“AI赋能、自主创新”,呈现出诸多亮点。

  

      一是智能演播室集群采用IP+基带混合架构,打通演播室、转播车、后期岛网数据流,配置智媒体服务器,实现大小屏同期制作与分发。

      二是AI赋能后期网岛桥,4K后期制作网以云原生容器化部署,集成语音、人脸、文字识别、修复、增强五大AI引擎。构建“色彩管理桥”,全流程应用“扩展现实”(XR)和“AI内容生成”(AIGC),形成可插拔弹性制作岛。
      三是4K超高清播控系统采用智播双引擎同播,深度集成智能同播组件,“一张单子一次推送”自动完成超高清/高清双格式整备、转码、技审、归档;重要时政节目采用“双引擎双链路”独立调度,实现极致视听与高清安全双重保障。
      四是地球站新站建设完成基于自研自制的全链条传输技术体系。围绕“关键信息系统自研、关键切换设备自制、关键指标自控”的三个核心目标,自主研发新一代抗干扰功率控制系统、超高清网管系统、动环监测系统和超高清主备播自动切换系统形成四大核心技术创新。
      五是自研4K超高清智能媒资系统采用“语义+矢量”智能检索,秒级人脸搜索,数字水印确权,大模型跨模态联合索引,硬链接免迁移跨网复用,兼顾效率与安全。
     六是实施全台技术质量把控,保障4K超高清呈现水准。全流程采用“窄域+超黑+超白”信号处理方式提升画面亮度的层次和细腻度。对4K超高清的亮度动态范围进行科学分区和标准标注,为节目拍摄和后期调色等关键环节提供明确的控光依据。

品牌节目焕新升级

四大特色节目带重构内容生产新生态
      技术赋能内容,内容彰显价值。山东广播电视台始终坚持新闻立台、文化强台、融合兴台,以超高清技术赋能精品内容创作,构建起“新闻节目+文化综艺+文化纪实+电视剧”四大特色节目带,焕新升级了《黄河文化大会》《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行进中国》《戏宇宙》《馆长来了》《超级语文课》六大品牌文化节目,着力打造18:00-23:30晚间黄金时段超高清内容播出带,重构内容生产新生态。
      新闻演播室实现4K超高清改造升级,融媒体工作平台 S1演播室已经投入使用,《山东新闻联播》《早安山东》《共产党员》等多档新闻类节目全部实现 4K 播出。
开播首日,多档节目焕新亮相
      今天上午,山东卫视4K超高清频道迎来首场大考,4K超高清现场直播《2025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以更宽广的视域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对至圣先师的礼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

      今天20:30,首播大型文化综艺节目《2025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本季节目围绕黄河、长江、长城、京杭大运河四大中华文化符号,郦波、杨雨、李凯、董耀会等著名文化学者坐镇导师席,瞿弦和、桑恒昌、惊竹娇等组成读诗团,与来自全国各地40多组家庭共同完成诗词比拼,以四方诗脉,奏山河乐章。

  

      19:35黄金剧场将播出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点展播剧目《我们的河山》,聚焦沂蒙地区“敌后烽火”,以大量超高清长镜头带来震撼的历史现场感和战争沉浸感。22:50纪实栏目《纪录中国》播出系列纪录片《新沂蒙》4K超高清版,将超高清镜头对准八百里蒙山沂水,讲述新时代沂蒙人的故事,展现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电视剧与纪录片前后呼应,以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展现“沂蒙精神代代传”。

  

       今天起每周一至周五21:30,推出全新4K超高清版人文纪实类节目《行进中国山海篇》,以超高清画质聚焦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现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成就。

  

      每周六、周日21:30以及每天中午12:10将继续播出《黄河文化大会》琅琊风云榜。作为全国首档黄河文化益智答题+水上闯关融媒直播文化综艺,《黄河文化大会》琅琊风云榜在这个夏天火爆全网,总曝光超17亿。节目以“文化表达+闯关综艺+沉浸旅游”的创新配方,让厚重的黄河知识变得通俗易懂,4K超高清将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观赛体验,呈现一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此外,系列微纪录片《非遗里的时尚国潮》推出非遗系列公益广告《4K超高清 让非遗更出彩》,从薄如蝉翼的鲁派内画到色彩斑澜的贝雕,从御风而行的潍坊风筝到流光溢彩的淄博琉璃,通过4K超高清技术呈现,放大细节之美,还原原汁原味的东方美学,展现“真实触手可及”的视听升级体验。

  

       4K超高清公益短片《考验》,以新女婿上门遇考验的诙谐剧情,展现4K超高清频道的画质特点,让人在捧腹之余感受到4K超高清带来的视听新体验。更有《4K视界 万象焕新》系列宣传片、短视频、预告片等,多维度介绍山东卫视4K超高清频道的技术特点、焕新内容、收看方式等,引发收视期待。

  

国庆假期,4K超高清大片海量释放

      10月5日19:35,4K首播自然地理纪录片《大河之洲》第二季。该片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广电局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五洲传播中心、东营市委宣传部、国家地理频道联合出品,山东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与新加坡IFA联合制作。《大河之洲》第二季从黄河三角洲最具代表性的芦苇草甸、滨海滩涂和城市湿地三种湿地生境切入,分别讲述不同生境中代表性物种的生命故事。该片采用全流程 4K 技术制作,极致影像、精微呈现、视觉震撼,被专家誉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穿透力的良心力作。

  

      《纪录中国》栏目将于10月3日至5日每天22:30播出《大河之洲》第一季4K超高清版,实现《大河之洲》第一、二季的梦幻联动,带来更震撼的视觉体验、更丰富的故事呈现。随后的10月6日至11日,将播出六集大型纪录片《大泰山》,4K超高清画面让云海仙境触手可及,带领观众足不出户饱览祖国壮美山河,看到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感悟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气概、中国风格。

      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19:35,将如期推出《2025山东卫视中秋晚会》。晚会以“明月山海 幸福闪光”为主题,将“思想+艺术+技术”进行创新融合,创作了舞蹈、歌曲、杂技、中法器乐合奏等多个不同类型的节目,为观众呈现一场兼具视觉震撼与情感共鸣的视听盛宴,用更绚丽更极致的画面送上家国同庆、幸福团圆的美好祝愿。

  

      4K 超高清不仅是一场媒体技术的革命,更是一次内容生态的重构。站在新的起点上,山东卫视将以4K超高清频道建设为契机,加快系统性变革步伐,在技术革新、内容创新、产业运营上积极作为,进一步提升节目制作能力、技术协同效能、内容创新与跨界应用能力以及产业运营水平,让超高清成为赋能频道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实现系统性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书写“超高清发展年”的山东答卷。


来源: 山东卫视
编辑: 王禾
责编: 张筱璐
主编: 董江艳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