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美接连对法国发难 矛头齐指马克龙

最近几天,法国突然与西方多国陷入外交龃龉,总统马克龙成为多国批评的焦点。美国、以色列和意大利相继对法国政策提出质疑,这些批评不仅涉及中东和平进程,还延伸到欧洲安全议题和反犹主义问题。

这一连串外交冲突源于西方国家在巴以和俄乌问题上持不同立场,这两场冲突正在引发西方政坛的公开分裂。

以色列:马克龙助长反犹主义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日写信指责马克龙,称他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是“给反犹主义火上浇油”,内塔尼亚胡“对法国的反犹主义抬头及法国政府缺乏果断应对行动感到担忧”。

法国总统府随即对内塔尼亚胡言论进行严厉反驳,称内塔尼亚胡的指控“卑劣”且“错误”。

随着加沙局势不断恶化,法国政府在巴以问题上的态度也出现变化。今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法国政府要求展会主办方关闭部分以色列企业的展台,理由是以色列企业不配合相关要求,在展台上展示攻击性武器、动能武器,并拒绝移走。以色列国防部回应称主办方此举“史无前例、令人愤怒”。

美驻法大使附和以色列

△美国驻法大使查尔斯·库什纳(资料图)

法国和以色列的外交冲突引来美国迅速介入。美国驻法国大使查尔斯·库什纳致信马克龙,指责法国未能采取足够措施遏制反犹太暴力活动。

8月24日,法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大使的指控令人无法接受”,并因此召见库什纳。

法国外交部声明表示,美驻法大使的指责言论违反了国际法,特别是违反了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的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也“不符合法美之间跨大西洋关系的质量以及盟友之间应有的信任”。

意大利讽法国向乌派兵

“让马克龙自己扛枪去”

特朗普和普京本月时隔6年再见面后,俄乌停火谈判进入新阶段。欧洲虽然试图作为一个整体参与谈判,由多国领导人一起发表联合声明、一起前往白宫同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会谈,但还能没能避免暴露分歧。

18日包括法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刚在白宫开完会,20日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就表示,如果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张向乌克兰派遣欧洲军队,那么就应该让他自己去乌克兰,不会有任何意大利士兵被派往乌克兰。

法国外交部21日召见意大利驻法国大使达历山德罗,抗议萨尔维尼上述言论“不可接受”。据外交人士透露,法方指责萨尔维尼的言论与法意两国的“信任氛围、历史关系以及双方近来强调高度融合的发展现状”相悖。

在如何给予乌克兰战后安全保障的问题上,欧洲希望美国参与,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欧洲应该承担大头。由法国和英国主导的所谓“自愿联盟”正在讨论:如果俄乌达成停火,该联盟可能向乌克兰派驻军队。但参与这一联盟的意大利已多次拒绝该联盟发出的向乌克兰派兵的邀请。

从巴以到俄乌,法国等欧洲国家正试图发出独立声音,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此举不仅引发了同美国的外交摩擦,还导致了欧盟内部的公开分裂。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李凯丰
责编: 王全
主编: 李翔睿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