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记丨“鲁迅夹烟”又能怎?

文 / 董光强

在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有一面鲁迅手里夹着香烟的网红打卡墙。近日,“控烟志愿者”孙女士投诉称这幅墙画不妥,会误导青少年,对青少年的行为规范有不良影响,同时她还建议将右手改为握拳造型。

宣讲吸烟的危害,无可厚非,但是要“掐灭”鲁迅先生的烟,难免小题大做。按此逻辑,李白是否有酗酒嫌疑、华佗难道涉嫌无证行医、岳飞“纹身”又该怎么处理?拿着现代标准的“放大镜”去“挑刺”,这样“扣帽子”式的投诉,没有充分考虑和尊重历史语境,着实略显牵强。

面对争议,绍兴鲁迅故里景区25日回应称,景区始终坚持尊重鲁迅、尊重历史、尊重艺术,不轻易改变鲁迅故里在广大游客中的既有形象。这份“不改”,做得对、有底气。我们纪念鲁迅先生,是感悟他的文学魅力、是铭记他的铮铮风骨,绝不是纠结于他手中是否夹着一支烟。

有网友爆料,投诉者孙女士在社交平台个人账号发布了多条对传统烟草、电子烟指控的帖文,目的却是推销尼古丁袋。有没有通过制造争议话题、吸引流量,我们不好贸然下定论,但是不是应该给公众一个交代?

从某种程度上说,标志性动作、代表性作品都体现着鲁迅先生的思考和精神。然而,以所谓“影响不好”为由“呐喊”,不仅占用了公共资源,更反映出了对历史文化名人缺乏敬畏之心。烟,不应该成为讨论的焦点,这不是我们在纪念馆回望这位文学巨匠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

套用一句流行词,“鲁迅夹烟”又能怎?

来源: 闪电新闻
编辑: 董光强
责编: 韩莹
审校: 穆楠
主编: 李翔睿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