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沧州出了个新办法:在试点小区实行物业服务费与服务质量挂钩,物业想收到全款,得先过业主“打分关”。钱不进物业口袋,而是存入三方共管的“保险箱”,每季度业主根据服务表现决定最后10%的费用付不付。干得不好?别想拿全款!
这一招旨在破解“业主交了物业费却享受不到对应服务”等困局。物业不能再“躺平收钱”,必须靠真服务说话。要我说,早就该这样,钱攥在自己手里,服务才有保证。
说到底,谁掏钱谁打分,天经地义。唯有让物业公司回归“服务者”本位,把评价的权力真正交给业主,社区治理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文/陈一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