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基层住院报销比例超85% 长护险惠及26万失能老人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8日讯 10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为老服务发展水平新闻发布会,省医保局二级巡视员李伟光介绍了山东在强化医疗待遇保障、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强化老年人医疗保障

巩固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目前,山东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医保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70%左右和80%以上,为方便老年人就近住院报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的报销比例提高到85%以上。

全面优化门诊费用保障政策。建立健全普通门诊统筹制度,将头痛脑热、感冒发烧、腹泻等常见病、多发病的日常医药费用纳入报销范围。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比例也提高到75%。统一将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等81种门诊慢特病纳入保障范围,并规范了认定标准,使老年人门诊保障更加均衡、可及。

扎实做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认定为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困难老年人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实行分类资助,并对其个人负担的合规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再按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救助,年度可救助5万元,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持续扩大制度覆盖范围。在率先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面。目前,全省16个市均已启动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工作,其中济南、青岛、东营、济宁、滨州5市已实现居民全覆盖。截至当前,全省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已超过5580万人,参保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稳步提升待遇保障水平。根据失能等级和服务方式,实行差异化的保障政策。政策范围内和定额标准内的护理服务费用,由基金和个人按比例分担,且不设起付线。保障对象从重度失能人员逐步拓展,济宁等8市已将中度失能人员纳入保障,青岛等10市已将重度失智人员纳入保障。今年以来,已有近26万人享受保障待遇。

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在济南等5市开展轮椅车、护理床、防压疮垫等辅助器具租赁支付试点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至淄博、德州2市。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近4000名失能人员享受到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基金累计支付超700万元。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异地长期居住失能人员的待遇支付工作,跨统筹区费用报销更加方便。目前,已为1430名异地居住失能人员办理报销,支付相关费用约2400万元。

闪电新闻记者 王雨心  报道

来源: 闪电新闻
编辑: 王雨心
责编: 梁丽娟
审校: 彭芳
主编: 刘畅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