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30日讯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把残疾人文化体育作为促进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合的重要内容,不断推动残疾人文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耕文化服务,各类文化资源向残疾人身边延伸。全省建成“如康书屋”1200余家、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250余个,181家公共图书馆设立了盲人阅览区,省、市两级开办了电视手语栏目和广播专栏,残疾人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开展“五个一”文化进家庭、进社区活动,通过读书、观影、观展等形式,让残疾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服务,惠及了1.6万家庭。“黄河魂·自强梦”系列活动吸引沿黄省区残疾人积极参与,“聆听光影”无障碍观影累计服务视障朋友2.5万人次。同时,着力构建残疾人文化创意服务体系,形成了由8个国家级、48个省级文创基地和220余个基层“文创工坊”构成的三级网络,帮助残疾人实现文创就业。
推动体育参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同步推进。竞技体育方面,山东运动员在东京残奥会、杭州亚残运会、巴黎残奥会及全国残运会等赛事中屡创佳绩,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残联与山东省共建的国家残奥冰球队勇夺铜牌,实现中国在该项目奖牌“零的突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该队伍中山东运动员就占半数以上,从组队到站上世界领奖台仅用五年。群众体育方面,组织开展“残疾人健身周”“冰雪运动季”等主题活动超千场,约50万人受益;建成32个国家级健身示范点,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2900余名,推动残疾人健身活动常态化、科学化。
强化精神引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浓厚氛围。持续深入开展“学听跟”专项活动,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持续讲好残疾人故事,宣传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事迹,推出并推动《朝华》等优秀影视作品传播。59名山东残疾人演员出色完成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演出任务,向世界展示了山东特殊艺术的魅力。在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选送的大型器乐合奏《盛世雅乐·宣平之章》荣获特等奖,86名视障、听障学生以传统礼乐展现文化自信,深深打动了全国观众。
下一步,山东将继续为残疾人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好条件,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文体参与中感受快乐、实现价值、融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