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董光强
10月31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见证历史。
23时44分,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载着梦想与荣光,刺破夜空,飞向寰宇……
这一天,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也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先生逝世16周年的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奔赴苍穹,意义非凡。中国航天人用坚定的志气和无畏的豪气,回应钱老那句铿锵有力的叩问:“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志气,源于代代传承的坚守。
曾记否,在戈壁荒漠书写“两弹一星”惊天传奇,何其激荡人心!看今朝,“太空家园”常驻常新,何等喜悦自豪!
钱老的“问题”像一粒火种,点燃了中华民族向太空进发的磅礴志气。这份志气是“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不屈不挠,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言坚守。这份志气,生长于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求索,镌刻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更融入到每一个仰望星空的少年的眼眸中。
从“白手起家”到独立自主,从筚路蓝缕到创新引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30多年的历程,是自强不息之路,更是开放自信之路。每一次逐梦星河,是对先驱伟业的深情接续,更是对强国征程的坚定延展。

豪气,见于问鼎苍穹的从容。
在10月30日举行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与记者见面会上,指令长张陆、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和载荷专家张洪章作为“黄金搭档”,公开亮相。其中,1986年出生的张洪章是山东滨州人,毕业于山东大学,这也让齐鲁儿女倍感骄傲和振奋。
以飞天之姿纪念先辈,以坚定步伐探索太空。10月31日晚,欢送人群齐聚圆梦园广场,为航天员加油。即便隔着直播屏幕,我们依旧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航天员挥手致意,从容出征,便是豪气最生动的注脚。
这份豪气背后,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发展,是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

钱学森先生曾经说,“航天是系统工程,不能靠我一个人,要靠一大堆人。”
时间和实践已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面对系统复杂的载人航天事业,中国人不仅能“搞”,而且逐梦星辰的脚步迈得越来越稳、越来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