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丨BGM三部曲奏响“好强山东”夺冠交响

珠江潮涌处,全运竞风流。第十五届全运会上,“好客山东”彻底切换为“好强山东”模式,截至11月19日上午,以44金47银38铜的绝对优势登顶金牌榜与奖牌榜双第一,960名运动员在328个小项中全面开花,用亮眼战绩诠释着体育强省的硬核实力。从《沂蒙山小调》的朴实深情到《好汉歌》的豪迈激昂,再到《天下相亲相爱》的圆满收官,这三部响彻齐鲁大地的BGM,不仅串联起山东的夺金之路,更藏着其成为全运赢家的深层密码。

《沂蒙山小调》的厚重积淀,是“好强山东”的底气根基。竞技体育的辉煌从非一日之功,山东的强势表现,源于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细作与全面布局。本届全运会,山东参赛规模创下历史之最,33个大项、48个分项的全覆盖,28支集体球类队伍全部晋级,六成以上首次参赛的运动员平均年龄仅21.35岁,既彰显了后备人才的充足储备,更印证了“人才培育—赛场夺金—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从赛艇男女八人艇自2001年起的卫冕传奇,到游泳项目以7金创历史最佳战绩,传统优势项目的坚守与巩固,让山东体育有了“弱项已完、强项待发”的从容。这份积淀更体现在细节之中,徐放布满厚茧的双手,是日复一日训练的勋章;张展硕四年间从成绩平平到加冕“五金王”,背后是“以全运会为目标”的长期坚守。正是这样扎根日常的积累,让山东体育如同沂蒙大地般厚重,为赛场爆发积蓄了充足能量。

《好汉歌》的拼搏韧劲,是“好强山东”的制胜关键。“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正如《好汉歌》所唱的豪迈气魄,山东健儿的“好强”,核心在于那份不服输、打不垮的拼搏精神。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杨浚瑄带着伤病在第四棒强势逆袭,以0.1秒的优势锁定胜局;男子古典式摔跤赛场,刘瑞带伤出战却“从未想过放弃”,最终力克强敌;33岁的王丽丽克服韧带断裂的旧伤,用稳定中投助力女子三人篮球夺冠。这份拼搏不分年龄,18岁的张展硕八天赛程七天出战,在6个项目中斩获5金,刷新1项世界青年纪录和3项全国青年纪录,即便夺冠仍谦逊表示“还是有点慢”;14岁的崔宸曦在滑板赛场面对强手围追堵截,以统治级表现拿下山东全运首枚滑板金牌。正是这种“死磕自己、拼尽全力”的好汉精神,让山东健儿在赛场之上披荆斩棘,将每一次挑战都化为胜利的铺垫。

《天下相亲相爱》的传承创新,是“好强山东”的续航动力。体育强省的建设,既要守住传统根基,更要开拓新兴领域,既要老将压阵,更要新秀接棒。山东体育的长盛不衰,正源于这份“相亲相爱”的传承与跨界突破的勇气。赛艇赛场上,初代冠军张德常、马卫国变身主教练,将技术与信念传递给新一代选手,张松虎、张元泽带领队友卫冕,五战全运的张敏用信任凝聚团队,让“冠军艇”的荣光代代相传;跳水、射击等项目中,李越宏、练俊杰等老将稳定发挥,为年轻选手树立榜样。在传承之上,山东更敢于跨界领跑,U18男子羽毛球队斩获山东全运历史首枚团体金牌,刘振辉助力武术团体实现“零的突破”,滑板、三人篮球等新兴项目纷纷摘金,形成了“传统强项稳得住、新兴项目顶得上”的全面格局。六成以上的新秀选手,如同新鲜血液注入山东体育的肌体,他们带着前辈的嘱托与自身的锐气,让“好强山东”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从沂蒙大地的深耕细作,到赛场之上的奋勇拼搏,再到薪火相传的生生不息,“好客山东”的温情从未远去,只是在全运赛场之上,多了一份“好强”的硬核担当。这三部BGM奏响的,不仅是夺金的凯歌,更是山东体育厚积薄发、拼搏进取、传承创新的精神交响。这份“好强”,不是恃强凌弱的傲气,而是脚踏实地的底气;不是昙花一现的爆发,而是长期积淀的必然。相信在未来的赛场上,齐鲁健儿必将继续带着这份精神密码,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奏响更加嘹亮的奋进之歌。(文/黄宗跃)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来源: 闪电新闻
编辑: 何树晓
责编: 靖晓红
审校: 佟国强
主编: 张晓博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