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5日讯 针对本轮连续阴雨天气,为最大限度减少农户损失,山东各地在抢收秋粮的同时,及时开通农业保险秋粮理赔绿色通道,借助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手段加快勘查定损,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保障“三秋”生产。
滨州无棣1700亩玉米地损失预计超30万元
卫星遥感加无人机巡查快速预赔
张胜彬是无棣县佘家镇种植大户,连日的降雨导致他的1700亩玉米地积水,损失预计超过30万元。通过卫星遥感加无人机巡查,太平洋产险的工作人员快速完成了查勘。
太平洋产险滨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新华向记者介绍,通过卫星遥感地图显示的颜色,红色代表重度损失,橙色代表较重损失,绿色代表正常。结合现场工作人员抽样查勘情况形成全闭环,大大提升理赔质效。
除了加大科技投入,金融管理部门还在机制上保障秋粮理赔。山东金融监管局财险处一级主任科员欧阳剑军介绍:“建立特殊时期农业保险承保理赔进度日报机制,开通秋粮理赔绿色通道,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
很快,张胜彬就收到了20多万元的预付赔款。后续农险承保机构会组织专家进行进一步的损失评估。“有这个款下来以后,咱心里特别地踏实了。多雇一部分机械,争取把(未受损的)庄稼早日收下来变现。”
菏泽郓城迅速启动农业救灾理赔联动机制
全方位巡航勘测+多光谱分析技术识别
在郓城县,部分农田出现积水内涝,农业生产受到不小影响。当地迅速启动农业救灾理赔联动机制,政府部门、保险机构协同发力,以快速响应、精准定损、高效赔付为农户纾困解难。
在郓城县双桥镇丹泽家庭农场低洼受灾区域,多架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定位系统的无人机依次升空,按照预设航线对积水地块进行全方位巡航勘测。地面操作人员通过实时传输的影像数据,精准标记受灾区域边界,结合多光谱分析技术识别作物受损程度。
“天空地”一体化联动
枣庄薛城秋粮理赔精准高效
在枣庄市薛城区,当地农业农村局组织4家承保公司进行秋粮作物理赔查勘工作。承保公司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精准定位地块概况,再配合无人机航拍技术对地块勘察测亩,协助人工实地查勘,这种“三位一体”的理赔模式,极大提高了理赔工作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枣庄市薛城区农业农村局七级职员韩玉东说:“目前,4家承保公司对地块已查勘完毕,定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我局将全力以赴指导并督促承保公司简化流程环节,高效率完成查勘、理赔等工作,确保应赔尽赔,让农民种地更有保障。”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枣庄市薛城支公司经理李强说:“目前已开通秋粮理赔绿色通道,简化了报案和定损流程,积极协调农业专家出具测产报告,在确定损失之后10个工作日内就能将赔款足额发放到农户个人账户,为他们秋种备肥、恢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预赔付不是一赔了之
服务队继续一线助农抢收运输
山东还持续督导农险承保机构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抢收、抢烘等工作。在德州市,泰山保险精准预赔了三个种粮大户的玉米损失近5万元。当地还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助农户完成玉米抢收、运输。
在完成勘验预赔付的同时,不是一赔了之。泰山保险德州中支公司总经理马元松告诉记者,当地党员志愿服务队分成4个查勘抢收小组,调配多辆三农服务车以及紧缺应急机具,配合政府下沉到一线。
截至目前,山东承保机构累计收到针对本轮连续阴雨天气报案1.4万件;承保机构累计协调履带式收割机264辆、烘干机338辆,捐赠水泵997台,积极协助农户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