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今年小麦怎么种”关键技术明白纸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关于印发“今年小麦怎么种”关键技术明白纸的通知

各市农业农村局:

9月中下旬以来的连续阴雨天气,对我省秋粮收获腾茬、小麦适期播种带来不利影响。为指导各地有效应变、切实抓好秋种工作,我厅组织各方面专家、市县农技推广骨干和基层生产一线代表,研究制定了《“今年小麦怎么种”关键技术明白纸》,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并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推广。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10月18日

“今年小麦怎么种”关键技术明白纸

一、受秋季连续降雨影响,全省小麦普遍晚播已成定局,今年的秋种怎么看、怎么办?

秋季连续降雨对秋种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农田土壤湿涝,对适时播种、机械作业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麦喜隔年墒”,土壤底墒充足,为今冬明春小麦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今年这种情况,农民朋友不要过于担心,晚播不等于减产,晚播有增产的经验,要坚定信心、选准路子,种足种好小麦,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

一个主线:土壤墒情。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墒散不好,不要急于整地播种,防止粗耕烂种。

四个要领:散墒是前提、整地是关键、晚播要精管、集成促高产。越是小麦晚播,越要精耕细作。

五个应变:由适期晚播应变为适墒抢播,由减量精播应变为增密补晚,由传统播深应变为适当浅播,由常规施肥应变为按需增肥,由促控结合应变为以促为主。

四个目标:保出苗率、保种子根、保群体量、保安全越冬。力争一播出全苗,壮根促分蘖,抗逆防冻害。

二、当前土壤水分饱和,有的低洼地块还有积水,如何尽快排湿散墒?

一是“排”,抓紧疏浚排水、机械抽水、开沟沥水,及早排除明水,沥出耕层滞水。

二是“清”,土壤过湿、散墒速度慢的地块,要及时清理地表覆盖的秸秆、倒伏或车辙轧沟里的秸秆,以利土壤散墒;田间秸秆站立有利于散墒,不要急于粉碎还田。

三是“晾”,根据砂土、壤土、黏土等土壤质地和保水渗水性能,按照田间有明水、无明水但土壤水分饱和、天晴后地表有露白迹象、墒情晾至适耕的时序,把握秋播时机。

四是“耕”,适宜地块通过耕翻、深松、浅旋等方式加速散墒。作业前要关注天气变化,严防耕翻后雨水灌垡。

三、今年玉米秸秆潮湿,留茬又高,秸秆还田比较困难,该怎么办?

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针对今年秸秆量大潮湿、田间滞留时间延长等情况,在秸秆处理上要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堆积多影响排湿散墒的问题,打不碎影响扎根出苗的问题,埋不深影响地力培肥的问题,菌源大增加病害风险的问题。

深耕翻埋。采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至5~8厘米,并均匀抛撒全田,结合深耕翻将秸秆掩埋。作业时适当降低速度,确保秸秆粉碎质量。

旋耕混埋。不实施深耕翻的地块,采用“旋耕+掺混”方式,结合旋耕整地,将粉碎秸秆与表层土壤均匀掺混。

生物促解。根据秸秆还田量,合理施用尿素、秸秆腐熟菌剂,加速秸秆腐解。

离田增值。秸秆离田利于散墒整地。有条件的地区,利用秸秆打捆机就地打捆或人工离田,进行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增值利用。

四、秋粮收获后,在土壤湿黏、农时紧迫,特别是地里还有车辙轧沟的情况下,怎么把地整好?

一是提倡深耕。深耕翻能够打破犁底层,消除车辙辗轧对耕层的破坏,实现高质量秸秆还田,促进根系下扎,提高耕地肥力,减少病虫草害发生。具备条件的地方,鼓励进行深耕翻,耕深不低于25厘米。

二是分次旋耕。首次浅旋松土、排湿散墒;再进行1~2次旋耕、耙耱,混埋秸秆、打碎坷垃、平整苗床。旋耕深度不低于15厘米。

三是抢时免耕。晾墒缓慢、播期紧迫的地块或山区丘陵农机作业困难地块,可使用免耕播种机播种。

五、今年小麦播得晚,品种怎么选,播量用多少?

一是适逆选对种。今年小麦播期晚、冬前积温不足,要优先选择根系发达、成穗率高、群体构建快的优良品种。

二是适晚加播量。霜降前播种的,每亩播种20~25斤;霜降至立冬,每晚播一天增加1斤;立冬后播种的,每晚播一天增加1.5斤,一般不超过45斤。

三是适症包种衣。用含三氟吡啶胺、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噻虫嗪等成分的复配药剂,增配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黄腐酸钾等产品拌种或包衣,坚决避免“白籽下地”。

六、今年土壤养分流失量大,晚播小麦根弱、苗小,用什么底肥好,怎么用合适?

一要促壮增肥。晚播小麦立足于“先壮根、再促苗”,优先选择增加磷肥底施量,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和分蘖增长,增强小麦抗寒能力。

二要平衡补肥。前期降雨量大、积水时间长,导致土壤养分淋溶多,应科学调整氮磷钾配方和施用量。根据秸秆还田量,适当增施尿素,平衡土壤碳氮比。秸秆未还田的地块,可适当增施钾肥。

三要多元配肥。可在基肥中混掺肥效60天以上的缓控释氮肥,保障后续肥力供应。适当进行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增施适宜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

七、现在讲“七分种、三分管”,小麦晚播情况下怎么提高播种质量?还需要播前播后双镇压吗?

一是适墒抢播。在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降到70%~80%时,即土壤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时,及时抢播。抓住适墒窗口期,能抢早一天是一天,能抢种一亩是一亩。

二是复式精播。机械多次进地辗轧,会对耕层造成破坏,优先使用高性能复式条播机,耕种播耙一机进地、一体作业,力争一播全苗、苗齐苗匀。

三是适当浅播。今年播种晚、墒情足,小麦的播种深度应该适当控制在3厘米左右,促进早萌发、早出苗。砂壤土保水性差,可以播到4厘米左右。

播前播后双镇压,能够粉碎坷垃,沉实土壤,蓄水保墒,抵御冻害,在正常年份是一项务实管用的好技术。今年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墒制宜,播种时实施双镇压作业的,要按照“压干不压湿、压暄不压实”原则,及时调整镇压装置,播后适度轻压,防止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播种时不实施双镇压作业的,可在土壤封冻前或小麦返青时进行镇压。

八、小麦出苗后,越冬前怎么管理才能保证明年有个好收成?

一要查苗补种。对缺苗断垄地块,及早查苗补苗。

二要封闭除草。利用土壤墒情优势,在播后苗前,进行封闭除草。

三要保墒防冻。因地制宜开展冬前划锄、合理镇压,增温保墒、抗逆防冻。必要时浇灌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编辑: 孙延泊
责编: 王全
主编: 崔维莉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