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亭似绝句,廊如宋词(节选)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城阳融媒主播徐敏,今晚与您分享散文《亭似绝句,廊如宋词》(节选)。

从古画上看,亭与廊是一对相依相伴的兄弟。如果再从审美和功能、比拟的角度加以区分,则亭似绝句,廊如宋词。

亭,有顶无墙的小房子。顶是穹顶,倒漏斗式地凹陷,让空间变得深邃,仿佛能缀得(容得下)繁星,在头顶闪烁,明明灭灭。场地虽然不大,却有实用性。说亭似绝句,是觉得绝句有四言、五言、六言,而亭有四角、六角、八角;绝句,讲究平仄、押韵;亭,注重和谐、雅致,两者异曲同工。

廊,是屋檐下的过道,抑或有屋顶的过道。在建筑功能上,有贯通的作用,是房子与房子,房子与亭,房子与榭之间的纽带。若拿廊与宋词作对比,宋词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廊也是长短不一,有宽有窄,自带节奏神韵。宋词在古代,人们用来在勾栏瓦舍等宴饮场所咿咿吟哦;廊在日常,便于悠闲者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抵膝聊天。宋词接近音乐,抑或就是音乐;廊是让音乐弹出旋律、拉出声响的地方。

亭与廊,与我的生活有多大关系?幼时记忆,我对亭没有过多的感知,倒是对廊印象深刻。邻居沈家大门里的走马廊檐,被滴着的雨水织成一道透明珠帘。人行在廊檐下,衣裳不会被雨淋湿。沈家是一座明清时的老宅,下雨天,天井里积满了水。这时候,走廊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人贴着廊檐走,从门口一直走到院子最里面。

吾乡有精致古园林,古风浓郁,老树旧屋留下时光漫漫爬过的印痕。园中有楠木厅、半山亭,楠木厅四周是一溜曲折回廊,就像留白,使园中房舍看上去虚虚实实。亭在假山上,明明在小山顶,却唤作“半山亭”,大概是从前的园主人觉得亭在半山最雅,这个角度好看风景。就这样,在一园之中,站在廊下可抬头看亭,坐在亭中,可俯望走廊。亭在高处,与廊对视。若有客来访,在古园闲逛,最大的妙处,不论是在廊下,还是亭上,都一样可以听风赏雨,看假山流泉,一园子云卷花舒。

图片

亭与廊,是公共部分,不是私密空间。所以,在苏州园林里,亭中廊下,可以吟唱婉转的昆曲。亭廊唱曲,会产生声腔共鸣,在园子的每一处地方飞溅,溅到树上,溅到叶上,溅到石上……遇水,则贴着水面在飞,其间听戏,实在舒心雅致。

于我,则喜欢在亭廊吹风喝茶。雨天,我坐于灌满清风的廊亭,这样古色古香的建筑,亭与廊相连,顶上有青瓦铺列,檐口雨水涓涓而下,流泻成无数条细线。

人在亭廊坐,如坐绝句、宋词情境里。当在江南,看外面二三行人,撑着油纸伞,迈着长长短短的步幅,踩着平平仄仄的节奏,在雨雾中走远。

来源:中国作家网、解放日报

作者:王太生

主播简介:

城阳融媒主播徐敏

来源: 闪电新闻
编辑: 郭允娜
责编: 刘岩
审校: 穆楠
主编: 董光强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